谁害了和珅

作者: 张爱国2016年06月01日短篇散文

初进公务员队伍那会儿,和珅常和同事们一块儿到大街上办公务。和珅长相俊美,文武双全,真帅哥一个,自然引得无数大姑娘小媳妇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此几次,同事们不乐了,再出门就撇开和珅。和珅一笑,这帅不帅的都是爹妈给的,你们酸个啥?

更让同事们不乐的是和珅这家伙还清高得很。官员辛辛苦苦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群众送点鸡蛋、米面、碎银之类的,说明啥?说明群众懂得感恩。你不收,岂不是脱离群众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冷了群众心?可和珅这小子就是不践行群众路线,一个鸡蛋都不收,还说什么“我收你一枚鸡蛋,我和某也就一枚鸡蛋的价值了”。同事们心里好笑,你和珅家里穷得叮当响,孩子在学堂,爹妈卧病床,老婆还下岗,还硬装,看你能装多久!

没想到和珅还真棒,都两三年了,依然一个鸡蛋都没收过。同事们就恨上他了:“大伙儿一栋楼里办公,一个锅里吃饭,我们都这样了,就你还那样,你到底想咋样?”于是,连撒尿都离和珅远远的,绝不和他尿一个便桶里。

好在和珅勤奋好学,能力出众,办事有板有眼,引起了乾隆爷的注意,被提拔走了。

和珅很高兴,升官不升官倒无所谓——官再小也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关键是离开了那些羡慕嫉妒恨的家伙。和珅想,新环境新人际,我绝不会再受孤立了——人家大官站得高,眼界高,胸怀定然要阔于那些小喽啰的。可和珅错了,不久他又落单了,而且大官们的手段才真叫高。高得偌大的办公室里,和珅连呼吸都困难了。幸好这时候云贵总督李侍尧被人举报贪腐,和珅主动请旨去昆明查案。

李侍尧在云贵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关系网比互联网都高科技。好不容易,和珅才斩断了李侍尧的根须,挖出了这个大萝卜。去泥,洗净,一看,和珅不得不佩服李侍尧,举个例子吧:这老萝卜头不知从哪弄来两颗也不知是真是假的钻石,叫管家拿去找自己的下属,说你是知道李总督的,官大开销大,为官又清廉得很,所以啊,生活就拮据得很。李夫人陪同李总督国外访问时连个像样的礼服都没得穿,丢云贵人民的脸啊,给大清国的白脸抹黑啊。所以呢,李总督就想变卖了这祖传的宝贝补贴家用。你看看,能不能帮李总督找个买家呢?下属们一个个都贼精,立马掏银子高价买下钻石,过几天再送还李侍尧。接着,李侍尧又将钻石卖给别的下属……当然,买主们不久就一个个坐上“火箭”,升了!

最后,和珅查清李侍尧贪腐白银三万五千两,判“斩监候”,并报乾隆爷批准。

乾隆爷看了和珅的报告,嘴里直夸和珅能办事,心里却老大不爽:“你小子只知道斩斩斩,知道我培养一个高干容易吗?真斩了,都斩了,我大清谁去支撑?再说,三万五千两,对一个封疆大吏,算什么呀?对我大清,更不算什么嘛!”乾隆爷没有直接更改和珅的判决——皇帝嘛,这点素质肯定是有的,何况和珅这案办得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件件有证人证言,条条有大清律依据。

乾隆爷把案子交给“九卿会审”,他想这些卿最懂我。哪知这些卿身离他很近心却离他很远,根本不懂他,说和珅心太软,“斩监候”太便宜了李侍尧,“斩立决”!

乾隆爷不罢休,将案子发给各地总督、巡抚,叫大家都谈谈看法。总督巡抚们一看到案宗,冷汗直冒,心想李侍尧能杀,我们还不该碎尸万段啊?但很快都懂了皇上的心,笑了,于是坚决和皇上站在一条战线上,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块使,上奏说,李侍尧虽有罪,但能力强,作风硬,功劳大……

赦了李侍尧,和珅很郁闷——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当然不知这里面的那么多道道。

几年后,甘肃的干部群众联名举报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贪贿。乾隆爷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主动派了和珅去查案。

和珅一到甘肃,当地的大小官员就义愤填膺地前来揭发王廷赞。和珅真不是吃素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乌云见太阳,很快就知道王廷赞是个大清官,曾在基层多部门任职,群众口碑极好。做了布政使后,王廷赞想保持故我,却发现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时时处处都有人揪他小辫子,给他穿小鞋,使绊子。一了解,原来前任布政使王亶望不仅自己腐败透顶,还将州县大小官员全拉下了水,所以现在当然不能让他王廷赞一个人在岸上干爽了。终于,也不知道王廷赞是真的坚持不住了还是被迫的或者是被陷害的,收受了几百两银子——有人证,有物证,有口供,有作案动机。

和珅很同情王廷赞,在给乾隆爷的报告中说,王廷赞确实犯了朝纪国法,但这些年他一直勤勤恳恳、清清廉廉地为朝廷为百姓做实事,赢得的都是赞歌,发挥的都是正能量。他家也真的清贫,比他官大官小的人的孩子,吃空饷的吃空饷,做官的做官,进国企的进国企,移民的移民,唯独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教书,一个都四十多了还在为科举而读书。总之,王廷赞是初犯,情有可原,让大家批评批评——不是那种“一工作起来就不顾自己身体”的,再让他开展一下自我批评——不是那种“因为我对自己要求严格所以对大家就不太体贴”的,然后责令他写个检讨——要深刻要泪流满面要触及灵魂最深处的,就得了。

可是,乾隆爷却不这么想了:大清国近年来腐败风一阵猛于一阵,再不刮一股反腐风,后果很严重,严重得定比那俄罗斯还要惨。王廷赞正是一个丧失操守、晚节不保的典型。乾隆爷想,杀王廷赞,有利于让群众相信,任何人,不论你职位多高功劳多大,曾经多伟大多光荣多正确,只要侵害了群众利益,就要为自己的行为埋单,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换句话说,群众要相信,大清国绝不会给任何腐败分子针眼大的藏身之地。乾隆爷还想让王廷赞这只“鸡”,敲敲那些“猴”的警钟。

王廷赞被杀了,“猴”们警钟响了吗?没有!“猴”们一个个都鬼精鬼精,早看透了乾隆爷的心和大清国的局,该吃的吃,该收的收,该包二奶养情人藏小蜜的照包照养照藏。

再说和珅,看着王廷赞的人头被砍下后还两眼泪汪汪,不禁一身冷汗。一扭头,早已官复总督职位还加封了“太子太保”衔的李侍尧正两眼笑眯眯。和珅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仿佛打了王廷赞的“鸡血”,立即向着贪腐的最高峰高歌猛进。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