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有棵大柳树

作者: 周海峰2016年10月21日现代散文

村子在关中平原西部,村名大柳庄,起名大柳庄是因为村前有棵大柳树,大柳树有多少年轮,村上现在人说不清,上一辈人也说不清。

大柳树树皮粗糙,像古代将士披着的厚厚的铠甲;树身粗壮,得三个小伙子手拉手才能抱住;树冠股杈虬龙盘结,枝密叶茂,似一柄巨伞撑在村头。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还是孩提时,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绕大柳树玩耍。大柳树树心空了,树身下有个洞,从洞口爬进去,可以攀到树冠。

春天里,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缀满新叶的柳条似绿色的丝绦袅娜飘动,紫燕环绕树冠轻灵飞舞;春耕的牛铃在不远处叮当,放牧的春羔欢快蹦跳。墨客骚人们对柳树兴趣盎然,有的把柳枝比作美女的腰肢,有的把柳叶说成美女的眉毛,而我们课本上有个叫贺知章的则这样描写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阳春风春景,唤醒我们顽皮的个性,激发我们的童趣。我们脱掉鞋子,从大柳树下的洞口钻进去,忍着刺脚的疼痛攀上树头,折下柳条,用牙咬住根部,两手将柳皮轻轻捋下,做成一束束鸡蛋花;我们还折下稍粗点的柳枝,扭下柳皮,做成柳笛,和着春风,呜呜啦啦吹奏,那不成音韵的笛声,是我们最幸福的童心所现。玩累了,我们又说绕口令:一个柳树搂一搂,两个柳树搂两搂……六个柳树搂六搂。我正换牙齿,说话漏气,总把“六个柳树搂六搂”说成“六个柳树噜噜噜”。大家哈哈笑着,信口吹起柳笛,舞起鸡蛋花。

大柳树是村子的风景,又是村子的福气。关中习俗,姑娘出嫁时,带一个柳条编织的圆圆的针线笸箩,是叫姑娘留恋夫家,不忘娘家。记得姐姐出嫁时,爷爷就从大柳树上折下柳条,编织了一个玲珑的笸箩,刷上红漆,写上双喜字,十分好看。此外,村上死了人,安葬时,就从大柳树上砍下柳枝,缠上纸幡,做成哭丧棍,埋葬后,把哭丧棍插在坟上,几经风雨,就会长成柳树,年年柳色,寄托后世对亲人的绵绵哀思。柳枝不仅寄托恋情,还被村人做成柳筐、柳篮、柳帽、簸箕,用于生产生活。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自然灾害降临时,野菜谷糠吃光了,春荒中,饥饿的村人瞅准大柳树,搭梯吊绳,捋光了树上的叶子,用水拔去苦涩充饥。除此,解放战争时期,盘踞在青海的马步芳与宁夏的马鸿逵组成“马家军”抢占西安,解放军一野四军奉命在渭北家乡一带布防警戒。大柳树枝密叶茂,解放军的机枪就架在树杈上,子弹像下雨一样,打得马家军人仰马翻。就在那次阻击战中,大柳树树身上留下不少敌人射来的子弹,多年后,伤口才慢慢地愈合了。

大柳树的历史是光荣的,是为人钦敬的,它不仅是贡献树,功勋树,光荣树,更是村庄的象征,村人的精神。当村人外出,即使走出百里千里,大柳树依然立在心中,当外人询问村人哪里人时,村人会自豪地说,大柳庄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羽毛已丰在外工作后,每当回家探亲,远远地望见屹立在村头的大柳树,心头便会漾起激越而欢快的浪花。如果带孩子回村,孩子会和堂侄攀上大柳树,折下柳枝,做成柳笛吹奏,尽管不成曲调,但却淳朴,仿佛天籁,令人心旷神怡。

又几年,当我回村后,村头的大柳树不见了,问了村人,才知大柳树被人挖走了。大柳树怎能被人挖走呢?村人说,城市扩建绿化,瞅上咱的大柳树。再说,村上搞道路硬化,缺少资金,大柳树就为村上作了贡献。我听后感到愕然,随之感叹、失落。大柳庄是因大柳树命名的,没了大柳树,村子还叫大柳庄吗?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