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背的表情

作者: 杨云2017年01月13日来源: 张家口日报现代散文

“三里沙河五里坡,七里羊道饿断肠,石窑底下歇一歇,狐神庙沟坐一坐,再吸一口丹田气,石人脚下了家乡。”说起石人背,老家的儿歌最能体现她的神秘与传奇。

我从小住在甲石河乡白沙崖村,从小石人背就成为我们孩子们眺望与崇拜的景象。“远看石人像神仙,近看石人如问天。”“远看石人如院墙,近看石人如城墙,走近石人看一看,犹如石匠凿的床。”这些谚语与童谣犹如一张神秘的面纱,时时激起我们探访石人背的冲动与梦幻。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父亲去石人背脚下的狐神庙沟种地。从村里出发到地头好似一场登山运动,先是一条三里多的斜沙坡,再是五里长的石头坡,再是七里长的蜿蜒羊肠小道,一条山路逐渐增高,深沟与山峰接连不断。大大小小的石头随处可见。一路走,山路一再升高。雄鹰在天空翻着跟头,那些猫头鹰的鸣叫不住地在山里回荡。每到春耕、夏锄、秋收与秋耕的时节,人们每天都要艰行在这条十五多里的山道上,而石人背就成了人们行程的目的地,到了石人背脚下就预示着一天农耕的希望。

在家乡,石人背不仅仅是农耕生活的目的地,更是天然的天气预报系统和季节变化的参照物。“石人清,天气晴,石人暗,天气阴。”石人背的喜怒哀乐,石人背的颜色与清晰度预告着四季的更替与季节变化。“石人山上勾勾云,老家地里雨淋淋。”“石人山上白茫茫,老家村里大风扬。”“石人山上颜色黄,老家地里要落霜。”“石人山上放星光,老家丰收不用忙。”“石人山上黑冷云,防霜季节要烟熏。”“石人云遮不见头,男女老少赶秋收。”“石人矮了半截腰,一尺大雪再难逃。”“春节石人发了愁,今年粮食贵如油。”石人背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关系着老家人的生计与希望。

远看石人背,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在老人们眼里,石人背是至高无上让人敬畏的。那不是外地来客与采风团队的慕名崇拜,那是来自生命里的崇敬,来自血液骨子里的膜拜,那是祖祖辈辈无言的感动。放眼望去,石人背既像一条卧水的长龙,又像一列西进的列车;石人背既像一队整整齐齐的兵马,又像一群庄严肃穆的罗汉。石人背,就像一部小说,耐人寻味;像一首童谣,充满神奇。

走进石人背,拾阶而上,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匠心独运与鬼斧神工。石人背真可谓造型万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里的石头有的像沉醉的老人,有的像温柔少女,有的像金刚武士,有的像虔诚教徒。有的像石桌石凳,有的像石床石椅,有的像石牛石马,有的像石鸡石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有的端庄肃穆,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如怒如吼。这群聚的石头都蕴含着万种风情,身历其境,真是别有洞天!

说起石人背,在苍茫群石之中不能不提到石人背的水。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在石人背的群石之下方,有一股泉水,这眼泉水为石人背增添了更多的灵性。此泉四季不冻,清凉甘甜,常年不绝,老家人务农就常常喝这里的水。这里终年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味。春季臭葱,黄花,苦菜等各种野菜应有尽有,夏季山丹丹花,马莲花,韭菜花等野花开满山坡,秋季油瓶瓶,酸针针,麻酥酥,等小野果尽情采摘,冬季野兔,山鸡,狐狸,黄羊,猫头鹰,猪獾等飞禽走兽常常出没。石人背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神奇又神秘。

我爱石人背,我爱她的自然之美,我爱她的苍凉之美,我爱她的丰饶之美,我爱她的大气之美,我爱她的神秘之美。我不是画家,我无法给她淡妆浓抹,我不是歌手无法尽情高歌,我不是作家无法用语言来道尽。石人背总是如渺渺乡音回荡于我耳畔,如清泉流入我心间,如一位睿智的长者,时时对我们谆谆教诲。

在古代,石人背凭着天然的地形与地势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要地。那天然的屏障,那天然的掩体,那居高临下的阵势吸引着太多的军事家。那些石头至今还残留下战争中的点点遗痕。泥土中散落的刀剑棍棒时有出现。上世纪末,在石人背脚下发现的古墓让人们再一次惊叹,这里可能埋葬过许许多多的战士与将军。坟丘不是一座,而石人背脚下的黄家坟(皇家坟),西塞坟,孙家坟等众多的坟丘此伏彼起,无言地向世人展示着,石人背的辉煌与沧桑。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