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生死无距

作者: 潘藤月2017年02月14日来源: 云南网儿童散文

从生到死有多远,我言,无距。

二者互相的对立,构成彼此的概念与定义。若没有生命的诞生,则没有生命的逝去;若生命是为永恒,又何来死亡呢?二者好似永不接触,生存时不知死亡,死亡时不知生存;但其实二者即是一体,不过是对于状态的描述罢了。万法随缘,若随缘至对于死亡无惧,对于生存无恋,二者即为一体了,何存距离?

从迷到悟有多远,我言,无距。

迷,即为痴;悟,即为聪。一为对于道理无法理解,一为对于道理已然理解。但二者于我看来毫无区别。悟了的人,或是悟了别人的道,或是悟了山水的道,都有道得到了;迷了的人,或是看不懂别人的道,或是看不懂山水的道。但为何看不懂?因为无法理解,为何无法理解?因为他认为这样的道不对,因为他本身对于道有自己的理解与执着,故而已然悟了自己的道。但因别人无法理解,才成了“迷”

若是以一切随缘的心态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以无欲无求的念想来面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以物我两忘的意境来融入世间的万事万物,何来的生死,何来的蠢慧,何来的好坏,何来的正邪,何来的君子与小人,何来的圣贤与莽夫。任何的所行之事,任何的所说之语,皆随心。若我现在想死,便死;若我现在想生,无人可阻止我生。若我现在不愿言道,世人皆说我之痴呆;若我现在畅言大道,世人的敬仰又与我何干?

但我仍旧有放不下的东西与放不下的人。所以从爱到恨有多远,我言,仿若天堑。

何谓之爱,便是依恋。从何来最直观的体现爱,便是取舍。可以为某人放弃与牺牲所有的才堪称为爱情;何谓之恨,便是渴望他消失。从何来最直观的体现恨,也是取舍。可以为让某人消失,消耗与牺牲所有的,才堪称为憎恨。通常人们是无恨的,因为人性本善,本便怀有包容。但当人们真正恨一个人时,便也止不了了。故而,我言,爱与恨,仿若天堑。

纵使你所依恋之人再不屑于你,践踏于你,唾弃于你,你对她若怀有一丝的恨,我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已经可以为她而付出所有了,又如何会在意自己的姿态呢?

因此我开始寻找一个我认为不会不屑、践踏、唾弃于我,并会用一种与我同样的爱来温暖我的人。无生无死无愚无慧无善无恶无黑无白无对无错地与一位可以与之相爱的人牵手而行。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