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瓜种豆

作者: 孙文胜2017年08月01日来源: 西安日报情感文章

妻是一个喜欢用果蔬装点家园的性情之人。原来我家庄基曲狭,加之大树荫蔽,她总是郁郁不得志,几年前划了新庄基,这下立刻让她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果然,那年我家前庄后院就令人眼花缭乱了:门前,五棵柿子树,树下一畦生菜、一畦油麦菜、一畦苜蓿,边角搭架立柱种豇豆,大门两侧西红柿夹道迎送;院里四棵葡萄、一株石榴、一棵核桃,树下草莓为毯;后院,三杏俩枣,茄子、青椒大蒜、地瓜簇拥,这还不算挂在窗上的丝瓜、爬上台阶的南瓜,藏在地垄间的冬瓜和架子上不小心就会碰了头的葫芦……只可惜树是新栽植的,当年我们没能吃上水果,但第二年就不同了,不仅鲜菜食而不退,还有了葡萄、柿子、石榴和几枚黄灿灿的杏子。

说真的,我有时还很佩服她,你别看她种植的果蔬种类繁多、枝叶纵横,但无不遵循“茄子一行、豇豆一行”的规律,很像老师教我写散文教导的那句话“形散而神不散”,其间再点缀以月季、菊花,那简直就是文中的精彩句子,比我那些无病呻吟的文字强多了。

眼见又近了播种季,天气终于有了明朗和清丽,妻也就坐不住了,她一会儿忙催芽,一会儿忙除草,一会儿忙整地,我忽而就想起了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里的句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用清新的笔调,细腻地描写了农村紧张的劳动气氛,读来意趣横生。

小时候,我常听哥哥们放学回来后,在后院谈论兔子的养殖、树木的嫁接,心里就对上学充满了向往。及至到了学校,才知道那时的孩子除了学说话写字、算法计数,教种植养殖的《农基》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和幻想的,技能课让他们增长了见识,体验了新奇,学会了技能。回头再一看时下的孩子,整天背着大书包,还架一副小眼镜,背单词、钻奥数、练钢琴,夜里十一点了还完不成作业,不由就生出一腔的恓惶。

我的三哥上学时,午饭回家总要编踏出一个牛笼嘴,或担笼底,然后才去学校。我当时很有些不理解,现在回想起三哥自得其乐的表情,我明白了他的秘密:技能给了他实践和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劳动成果换来的零用钱,让他有了求学时应备的笔墨纸砚。“家有万贯,不如薄艺在身”,三哥算是吃透了、悟深了。等到毕业,好学、上进、勤劳、坚韧的品性就永远镌刻在了他的身上。三哥退休离职后,不顾儿女劝阻,依然风雨兼程、朝出暮归地去打工,那不怕劳碌的身影,还在续写着他学生时代的质朴和才智,可见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啊!

沉思间,妻扛锄头,踏歌飘过。我紧跑几步,要过锄头,也去做一个点瓜种豆,渴盼丰收的实在人!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