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似清泉

作者: 清明的心弦2017年08月16日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情感文章

某天,在商场买衣服,试好衣服后,导购妹子说:“听口音,大姐是大名人吧?”我忙点头称是。导购妹子用家乡话又说:“一听口音就是,我也是大名的。”立马有种亲切感笼上心头。

与老公去旅游,在火车上,一车的南腔北调中,一下就听出乡音来,上前一问果然同乡,且是邻村。千里之外老乡见老乡,那种乡土井水的亲近,直击心胸,眼睛里流出水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含义,在家乡时没丁点感觉,此时一下懂得很深很深。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初中高中的同学从乡间走出来,遍布全国各地,二十年后校庆的日子,同学们回到家乡,一张口仍是流利的家乡话,清纯的乡音一点未被大都市浸染。有同学偶尔说几句普通话,在众乡音里显得那么另类,有种疏离感,立即遭到围攻起哄:“这咋来了个外乡人?”这同学脸一红,立马乡音上口。乡音是纽带,连着家乡人的心呢。

在家乡工作十几年后,我来到石家庄市,初来的几年里,觉着家乡话格外“土气”,常为自己不能讲普通话感到尴尬,家乡话成了与人交流的障碍。于是我苦练普通话,跟着新闻联播学舌,跟着上小学的女儿读小学语文课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乡音如磐石般压在舌尖上,纹丝没动,于是我放弃了,但普通话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我甚至恨起家乡话来,乡音让我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直到有一天我读了贾平凹的文章《我不会说普通话》才释然,贾平凹说:“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从此乡音伴着我,骄傲地穿行在现代文明的都市里。

从小生活在家乡的农村,那片土那井水滋养出来的乡音是印在身上的烙印,无论走到哪里,一张口,乡音如流水般畅流而出,不华丽,不张扬,却是那么的朴实熨贴,说家乡话实在是种享受。小区门口不远处有一菜市场,我常去那里买菜,因为那里有“乡音”。刚搬到这个小区时,菜场一位卖菜大姐的菜总是很新鲜,我常去她那里,去了几次后,大姐用家乡话肯定地对我说:“我们是老乡!”我忙说:“你……听你口音特像。”大姐爽朗大笑:“不是像,就是!”一句乡音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由买卖双方变成家乡亲人。于是我们聊起来,聊起家乡的种种,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与家乡人说家乡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我买菜时说的是普通话,就算遇到家乡人也不知道呢。后来,空闲时我就去菜场与大姐闲聊,在被普通话淹没的大都市里,能找到用家乡话畅谈的对象,那简直是上帝的恩典。

乡音是泉水,滋润着游子的心;乡音是风筝,牵挂着游子的梦;乡音是“身份证”,拿着这张“身份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家乡亲人。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