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就是一个家

作者: 翕然19962014年12月08日亲情文章

父母都是军人,长期在军队里生活,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一辈子在军队这个真空环境中生活,每天电视准时准点收看中央一套的节目,天真的像个孩子。退休后,住进干休所。不停地有骗子登门行骗,有些甚至当着我们的面骗他们。

报过警,但警察的答复令我失望:谁让你买那些东西的?你是自愿的,我们没法管。

我甚至很长时间为这样的事情烦恼,与他们争吵,效果非常不好。哥哥姐姐对这些事情也是泰然处之。一度令我非常愤怒。

一日我们兄弟姐妹聚到一起,我又谈到了父母被骗的事情。

嫂子教育我说:“什么是孝顺?‘孝‘就是尊重爱护父母,多回家看看,为他们老年多添加点乐趣。‘顺‘就是处处按照他们想的去做,‘顺‘了也就‘孝‘了。象你这样天天和他们争吵,虽然是为他们好,但是他们不接受,结果被你气死了。你不得后悔一辈子,背一辈子骂名。”

我反驳道:“我就怕他们被骗子气死了!”

“那也不能被你气死。只要不出大事,交些学费就交吧,那都是身外之物,经历多了,慢慢就会明白了。”

姐姐说:“父母在,就是一个家。咱们兄弟姐妹每年才有机会聚在爸爸妈妈这儿,如果父母不在了,这样的机会就少了。”

想想是这个理。

父亲的军人气质注定了他是个严父,母亲是名军医,总是要值夜班。我们小的时候,部队每天晚上要组织学习。所以,我们兄弟姐妹都是我奶奶从小带大的,和奶奶的感情都很深。在我五岁那年,因为备战的缘故,奶奶不得不从北京回到温州老家。文革后,也曾将奶奶接来北京,也许是南方养人吧,奶奶总是白白胖胖的来,没过多久就瘦下去了。北京吃不到虾,吃不到美味的蝤蠓(温州的河蟹),吃不到杨梅和自酿的杨梅酒。人老了,换个环境就很难适应。无奈只能又将奶奶送回温州。

我的大堂哥,也就是我大伯的大儿子,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虽然在法国定居,逢年过节必给奶奶邮来过节费。那时候,国家外汇紧张,人人都想方设法换外币。奶奶却坚决不要,每次收到法郎,都要催促换成人民币,她叫钞票。

成人后,我们兄弟姐妹一有空就回温州探望奶奶。重温记忆中的蝤蠓,瓯江,五马街边深宅,院子中的深井。那份浓浓的情,总是在分手后变成浓浓的哀愁和思念。每回回到北京后姑姑的电话总会追来,询问我是否安全到家。奶奶因为没有我的消息茶饭不思又瘦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遗憾总是匆匆而至,奶奶在安详中离开了人世,享年97岁。当我们兄弟姐妹赶到北京机场的时候,北京遭遇了连续三天的大雾,所有飞机停止起降。我们也错过了最后的告别。

年初去了趟上海,探望了从小就呵护我的大姑妈,她老人家长得最像我奶奶,今年也是九十多了。虽然她已经不能再吃上海的果脯了,但我还是跑到“第一食品”买了一大包送给她。希望能够通过她的最爱,勾起我们共同美好的回忆。上海曾经是连接北京和温州的中转站。虽然,温州已经通飞机,但我们还是喜欢走上海,怀念坐轮船回温州的美好时光,因为那是我们割舍不断的记忆。

祖辈们的爱,将父辈们的情串联起来,同样将爱撒播在我们这辈人之间,再下一代的感情可能就不好说了。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父母在,就是一个家。”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