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正文

与芦为邻

作者: 谢汝平2021/10/18抒情散文

一直认为芦苇与竹子相似,都是碧绿的、直直的、高高的,只不过竹子是植物界里的精英,而芦苇属于草根。因此竹子可以长在山上,也可以长在家前屋后,且日日长青,而芦苇近水才能生长,因为属于草根,只能一岁一枯荣。

想跟芦苇做邻居似乎很容易,其实不然,首先居所附近得有水,哪怕一个小小的水塘。在乡村,大大小小的水塘不计其数,芦苇也随处可见,这个高高的邻居极易被人忽视,除非是很大很大的芦苇荡。而在城市,在水塘、人工湖边,很少见到芦苇的身影,大概由于芦苇的草根属性,且具有视觉上的野性,人们并不重视它,即使生长也会被当作野草铲除,造出更多人工景致,因而显得精致灵巧,可惜少了摇曳生姿的灵动。

我很幸运,居所的附近就有一条河,河边有野生的丛丛芦苇。这一片芦苇似乎非常聪明,并不随意扩大自己的地盘,生长了很多年还是那么三三两两的样子,并不妨碍精英人士挑剔的眼光,因而在景观规划方面得以保存,也让我可以幸运地以芦为邻。与我为邻的芦苇们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它们可能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原住民,每年冬天枯死老去,每年春天再萌发新芽,千百年来从未间断。在人们眼中的生命奇迹,也许只不过是植物们的平常事,倒是一代代勤俭奋斗的人类,成为它们眼中的生命过客。

芦苇在春天齐刷刷地生长,那绿绿的锥形的嫩苗,刚刚刺破了大地,仿佛还想刺破天空。当然,这只是芦苇儿时的梦想,它们是很务实的植物,初夏时节,长到两米左右便停止了生长。以后的芦苇,总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从夏到秋仿佛都没啥改变,不知它们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总想不明白芦苇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也许,生活本身并不需要目标,活着就是最有力的解释,所谓的目标,也无非就是为了活下去而已。人常常自以为比植物聪明,可我在芦苇面前却不敢有半点傲慢,我虽然也能写诗作画摄影,干一些跟文艺沾边的活,可不管怎样努力,那些所谓的作品,也比不上芦苇摇曳的身姿那般动人。

即便这样,与芦为邻并没有让我压力大增。从春夏到秋冬,我常去看望这些水边的邻居,看看它们整齐的舞姿,听听它们哑哑的话语。也许,我真是轻视它们了,在我心中,或许在大多数人心中,一大片芦苇丛也比不上一棵优美茁壮的竹子,特别是在深秋初冬,芦苇渐渐老成一把柴火,而竹子仍然碧绿旺盛。但枯死老去的芦苇顶上,都有随风飘动的芦花,这无人欣赏的花朵,真的不像花朵,也许只是芦苇的一幅遗作,展示在天地间。等到河水结冰的时候,芦花仍然坚守在芦苇顶端,有的倒挂着,被寒风刮残了,仍然对一根枯柴不离不弃。我突然心生感动,纵然是如我等自诩多情深情的人,又有几个痴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