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写景散文 > 正文

寻旧访古沙子镇

作者: 邱军生2021/10/26写景散文

朋友问我,近来沙子旅游搞得红红火火,游客如云,如火如荼的旅游业如东方日出,冉冉升起。“沙子镇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景点么?”看着他真诚的目光,我竟支支吾吾,深感汗颜,我这个在平乐土生土长的人,竟对沙子古镇一知半解。为了解答朋友的疑问,我又走进沙子街,重新认识历史长河在这里留下的斑斑痕迹。

沙子镇位于平乐、恭城、阳朔三县交界处,茶江穿城而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位七十多岁的欧姓老人,知道我的来意,自愿当向导带我走走沙子街。唐朝时的官道横穿沙子镇,这里已是去桂林、上湖南的必经之路,沿途都有驿站及烽火台,目前沙子镇仍有保存完好的驿站。据说,很久以前,两帮强盗看上了沙子这块风水宝地,都想占为己有。为了争夺这块宝地,双方在茶江边构筑堡垒,开始争夺战,双方各据堡垒,大战三个月,死伤过半,竟无寸功,于是大家握手言和,在茶江右岸建房安营扎寨,共同开发沙子。他们的后代在此安居乐业,后来发展成沙子镇。

清晨,婉转的鸟鸣如琴如瑟,荡人心弦,淡淡的雾霭飘荡在茶江上,勤劳的妇女们已匆匆洗漱好,吱地推开大门,挑着衣服小菜,来到江边的码头上。河堤上是绿荫如盖的古榕群,古榕树下有石桌石凳,几位老人围成一圈,坐在石桌前打牌。古榕老树虬枝,盘根错节,垂下密密麻麻的根须,像天然的帘帐。站在江边,茶江旖旎风光映入眼帘,远处山峦滴翠,群山环绕,茶江两岸如毯如毡。茶江自山间峡谷浩浩荡荡涌来,而她经过沙子时,也许怕打扰人们的清静,变得温顺安宁,静悄悄地从沙子镇流过,沙子大桥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水里,大桥拱门与倒映形成一个个圆弧,真是“双桥落彩虹”。古代以水路运输为主,沙子码头有直达昭州府的水路运输船只,码头是上下货物和旅客的中转站。纤夫、商客、旅客给本来沉寂的沙子镇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欢笑。一叶小舟漂泊在江面上,随着滔滔不绝的江水向东流去,渐行渐远,直到被远处的山岚湮没,我忽然想起李白送客的诗句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沙子镇石板大街建于光绪末年,街道中间横铺大块青石板,两旁直铺长条青石板为边,井然有序,漂亮美观。路面光洁、平滑,石板街全长1.4公里,如今完好地保存着400多套铺面。多少年来,这些青石已被来来往往的行人打磨得光可鉴人。街道每隔数十米都留有一道门楼,可通向江边的码头或巷道,古时候,这些门楼晚上有守更人看守。一旦街道发现异常,随即把门楼关闭,里外的人就不能出进,以便随时处置街上的事务。老街共有三个弯道,十八条巷子,廿二道门楼。

街道两旁是青砖瓦房,两层楼高,每间房屋门面不大,仅有二十多平方米,但却深邃,纵深往往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这些房屋中间用砖墙或木板隔开,中间有木门相通,白天可以自由进出,晚上将房门关上,可防盗。除此之外,各种会馆、庙宇、戏台更是不胜枚举。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从街道走过,依然可看到墙壁上清晰的店铺招牌,其中有一座七层楼高达数十米的古建筑———当铺,是当年沙子镇繁华的标志。一块老石碑上刻录的两首古诗描写了沙子当年建筑的分布情况:大街头尾建牌坊,上下行宫年古远。天妃古庙美名扬,湘粤会馆工程大。准提禅林好风光,魁星楼建茶江屋。石拱桥边钓夕阳,飞凤山前景象妍。邓公岩内近旁边,下洲蚂拐浮头面。上渡金鸡在眼前,猴子生成猴子座。蚂蟥相对蚂蟥眠,鸣钟击鼓岩中响,和尚抬头一洞天。

下雨了,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到石板街上,洗去了石板上的尘埃。不一会儿,屋檐上落下了千万条水线,街道上氤氲起一层淡淡的雾气,沙子镇在朦胧的雾气中变得如同仙境一般。一群风姿绰约的女子撑着雨伞从远处向我们走来,她们风雨兼程,亭亭的雨伞如一朵朵荷叶在街中移动,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时候听说本地有句俗语:光溜溜的古板街,走出水灵灵的沙子妹。沙子山美水美,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