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优美散文 > 正文

走过青石寨

作者: 李和平2022/03/29优美散文

这些年,只要回到汝城延寿老家,就会到青石寨去看看。

青石寨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核心展示区,不仅修起了登山的步道,还建起了广场和纪念碑,整个官亨村面貌焕然一新,给宁静古朴的瑶乡增色不少。

“半条被子”军爱民,“一张借据”民拥军。青石寨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时,延寿阻击战役的战斗遗址之一。连同一张在此发现的“红军借据”,写满了老区瑶族人民对党的深情,承载着党对人民的千钧重诺。沙洲“半条被子”和延寿“红军借据”的“军民双拥”的内涵,在这里相映成辉,与延寿籍的瑶族开国上将李涛故居,以及邻近的下杨村最美千年古银杏,成为了红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青石寨,伫立在延寿江畔,其势兀立,陡峭嶙峋,宛如一位壮汉,昂首挺胸,俯瞰两岸。登顶眺望,延寿旖旎的风光尽收眼底,山峦叠障,终年翠绿;阡陌纵横,景象万千;村落点布,炊烟袅袅;山风吹拂,无比舒畅。

青石寨下,逶迤的延寿江,波光如练,蜿蜒而过;千百年来,江水潺潺,宛如评弹大师般日夜吟唱着一曲悲壮豪情,而又宛转悠扬的瑶家山歌,讲述着延寿瑶乡这块土地上的兴衰和变迁。

溯江而上1公里多,便是我的老家坪头寨。在江对面,与青石寨遥相呼应的是我外婆家下杨村,那里有着延寿阻击战中的又一战斗遗址——维堆山和狮形山。

走过青石寨,又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延寿江两岸上演着一个个悲壮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西行,进入湖南汝城和广东乐昌的各路红军,呈万箭齐发之势向延寿挺进。

抵达汝城泉水的右路红军,一路由殿华、杉树园,经外沙白石岩、珠目、延寿九如,再经五里墩抵山田坳等地;一路经南团、梓槽抵延寿牛调尾、烂泥坑一带。

抵达井坡的中路红军,一路由上袁翻越黑坳,抵延寿温坪出新坡;一路由游家墟经界头、马脚岭抵延寿大山、简家桥一带。

抵达广东乐昌九峰的左路红军遇粤军堵截,于湘粤交界的砖头坳等地与敌激战数小时后甩开敌军,再折向广东麻坑、石下等地转汝城延寿白云、大山、走马等地。

红军在延寿境内的大山、简水以及延寿墟、官亨、下杨、桑坪等地宿营。早听闻红军守纪严明,延寿江两岸沿途的村民热情欢迎红军的到来,有人甚至主动邀请红军到自家住,在延寿红军借住的故事常能听到;有的拿出自己的粮食和猪、鸡食物等支援红军,红军借据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当年在村民胡四德的带领下,村民们把从各家各户筹集来的稻谷、生猪、鸡都送到了休整在胡氏祠堂的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手中。就在红军撤出延寿继续向西转移时,叶祖令找到了胡四德,郑重地跟胡四德说:“胡伯伯,现在红军筹款非常困难,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就会解放,那时候,请您拿它去找政府兑现吧!”并取出纸和笔,对照那天所收粮食、生猪和鸡的数量,写下这张借据,在借据的下方签上名并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后交给胡四德。

得知多路红军汇集延寿后,国民党急令粤军陈济棠部尾追。粤军独立第二师第三旅经广东九峰过砖头坳进入汝城延寿,经走马赶往简家桥围截;独立第三师第一旅则由城口北上,经东岭、大坪赶往泉水牛调尾追红军;驻汝城湘军陶柳部、胡凤璋保安团经马桥赶往山田坳。

三路国民党军在延寿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妄图在延寿等地与红军主力决战。

延寿境内打响了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最为惨烈且又具有标志意义的阻击战役,史称延寿战役。

董振堂所率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与国民党粤军陈济棠的侄儿、第一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陈树英率领的第五团,在延寿境内的官亨村青石寨,以及下杨村维堆山和狮形岭等地展开了最为激烈的延寿阻击战。

阵亡战士的遗体,长眠在青石寨、维堆山和狮形山,以及延寿江面上,江水被战士的鲜血染红。后来,瑶民纷纷自发把遗体掩埋起来,垒成墓地,让红军战士长眠在这英雄的山乡。

我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直到我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我目睹了延寿瑶人对当年红军的怀念,当地瑶民每到清明时节,便会不约而同地来到红军墓前祭拜。

打小时候起,这些悲壮的故事,连同青石寨、维堆山和狮形山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记忆,让我站在往来外婆家的路上远远地眺望着、思索着,就算童年再顽皮也不敢在这里任性和放肆。

我和我的同龄表兄弟妹们,把童年的欢乐撒欢在屋场背后的果树上,有野杨梅、山柿子、板栗、锥栗、猕猴桃,此外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野果。那株千年银杏,近年来更是成了网红树,树龄已逾千年,至今枝繁叶茂,被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每年秋末冬初都吸引人们纷纷前来观赏。如今,乡村振兴,瑶乡的人们在舞动红色记忆的同时,村里人更是把下杨村这棵千年银杏树周边的环境打理得干干净净,连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成为了与青石寨遥相呼应的景观。

2019年的一个秋天,我陪同导演赵友、编剧蒋志飞,在毗邻延寿瑶乡青石寨的沙洲村拍摄完长征题材电影《半条被子》,到延寿采风“红军借据”故事,探访开国上将李涛和总后“四大金刚”之一宋裕和故居,以及中央红军长征突围第二道封锁线的延寿阻击战遗址时,第一次登上了青石寨山顶。当然,现在登顶容易多了,我的脚曾受过伤,走起来也不算很费劲,因为村民早已把原来的登山小路,用水泥砌成了台阶,拾级而上,也就不用费劲披荆斩刺,另辟蹊径。

想想当初红军为了占领制高点,锁住延寿江两岸,在布满荆棘的小山头上,攀爬上去是何等艰难,四面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会坠落山崖。

今天,用青石磊起的战地工事,还在眼前,那一幕幕震天撼地、催人泪下的历史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和呐喊声,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

驻足山寨之巅,盛夏之时,山风吹拂,几分清爽,浓浓的儿时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不容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