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风匣

2019/12/27现代散文

在我们赤峰北部的那一带农村,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之前家家都有风匣,有的人家叫风箱。我记事时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课余就到村外的山坡上用铁耙搂柴火,每天放学搂一背筐,星期日和假期是上午一筐,下午一筐,常年的烧柴就是我们孩子搂的柴火,家家院子里堆着柴火垛。这种柴火不禁烧,做一顿饭要抱两三抱。山上的柴火越搂越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到了1980年,上级禁止搂毛柴,为此下发过通知,还抓过偷着搂毛柴的人。

不让搂毛柴,就烧牛马粪,牛马粪很难烧起来,在农村风匣就兴旺起来。我记事起,我家就有风匣,它紧贴在锅台旁,母亲每天早晨起来做饭,就会响起呱嗒呱嗒的拉风匣声。

风匣看上去更像一个箱子,三四尺长,一二尺高,它外形有构造是一个木头箱子,两头各有一个四方的出气孔,中间的底部有一个伸向灶膛底部的圆形出气孔,风匣产生的气体从这个圆形的出气孔吹向灶膛底部,达到给灶膛里的烧柴供气的目的。风箱的内部有一个挡板,挡板的四周放上鸡毛,鸡毛用布条包到木板上,再用铁丝缠上。放鸡毛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空气在木板来回拉动时从四周窜过去,为什么放鸡毛?可能是鸡毛家家都有。木板上安装一个木杆或者两根木杆,木杆从风匣一端的一个圆孔伸出来,安装个把手,来回拉动风匣里的木板,就等于反复压缩风匣里的空气,空气无处跑,就会顺着底部的圆形出气孔窜到灶膛底部,起到吹风机的作用。

在推拉杆时,拉的时候,这边风匣上的方孔就呱嗒关上,挡住挡板推过来的空气,逼迫空气顺着通往灶膛的出口出去。所以在拉拽的过程中,风匣不断地呱嗒呱嗒响。

早晨在村街上走,听见家家的屋子里传出来拉风匣的呱嗒呱嗒声。

每天早晨,母亲第一个起来做早饭,她先点着灶火,拉起风匣,呱嗒呱嗒声把我们惊醒,母亲叫我们起来扫院子,捡粪,给驴添草,把羊赶到村头的羊圈,边忙乎锅台上。不管我们怎么分工,必须有一个拉风匣的,帮助母亲做饭。

拉风匣要坐在灶火膛前的玉米皮编织的蒲团上,边拉还边照看着灶火膛,注意灶火膛的粪烧到什么程度,往里添粪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会把火压住,影响燃料充分发挥,太晚火就灭了。边拉风匣边往灶火膛里添粪,身子前仰后合,不断地大幅度摇摆,姿势十分优美。一般地说,做一顿饭,拉风匣的人和干一场累活计差不多。

风匣为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生活提供了帮助,风匣是我们农村家庭里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

那一带农村人评价一个孩子是否长大了,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我们家的小二能拉风匣了。说明这个孩子不吃闲饭了。我们那里农村,哪个孩子都拉过风匣。

我见过最大的风匣是在大队的铁匠铺。铁匠铺建在1972年,位于村头一间新盖的房子里。一个老铁匠带一个年轻人,主要是给马挂掌,院子里有一个给马挂掌用的架子,近似当今的双杠,给马挂掌时把马赶进双杠里,用绳子拴上。不给马挂掌时,一老一少两个铁匠紧忙乎,叮当地打马掌,炉火烧的是炭火,旁边一个五尺多长、三尺多高的风匣,年轻的铁匠带个帆布的围裙,围裙又脏又破,他主要是拉风匣,吹旺炭火,风匣的呱嗒声很大,院子东面公路上的行人都能听得见。我和孩子们试拉过风匣,非常沉,不使劲拉不动,拉几下我就拉不动了,可见那个年轻的农民很有力气。

铁匠铺在1989年撤销了,原因是用马车的人越来越少,拖拉机越来越多,铁匠铺没什么生意,几天听不到风匣声。

在我的观念里,家庭拉风匣是我们农村家庭永远不变的劳动形式。忽然有一天,镇子上五金商店卖一种叫电风斗的东西,有钱的人家买回来,放在风匣吹风孔的地方,通上电,嗡嗡地响起来,风力比风匣大多了,不用专人守着,一个人就能做饭。不但风力匀称,还节省一个人。太先进了。

电风斗在农村盛行,渐渐取代了风匣,风匣放到厢房里,就成了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