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玉蜀黍的味道

作者: 贾猷2021/07/08现代散文

洛阳人一般都把玉米叫做玉蜀黍。在邙山一带,这是耐旱作物,在很长一段时光里,玉蜀黍和红薯一起,成为我们那时的主要口粮。

小时候,母亲每天都起得很早,到灶火窑把熥在灶台上盛了水的铁锅端开,用铁火棍捅开煤火,再把锅放上,之后便洗红薯,削红薯皮,切成块,丢进快烧开的锅里,然后再挖一勺玉蜀黍面,搅成糊状,瞅锅里红薯基本熟了的时候,把玉蜀黍面糊慢慢倒进锅里,边倒边用勺子搅动,盖上锅盖,等锅咕嘟开了,把锅端下,封上火。一顿早饭就算做成了。

这样的早饭,要配上咸菜丝或腌萝卜丝、腌白菜帮,才能吃下。这样的早饭,我天天吃,直到上高中。

上高中后,伙食稍有改善,早上喝的是小米汤,配上家里带的干粮和咸菜。一周忙碌的学习,周六下午两节课后便结伴向邙山岭走去,背着书包,里面有本语文或英语书,还有一个空空的玻璃罐头瓶。周日下午四五点,我们会从邙山岭上的家里出发返校,背上的书包此时鼓鼓囊囊,装满了玉蜀黍面馍,手里掂着用网兜装着的那个罐头瓶,瓶里塞满了浸着油的咸菜丝。在学校,早上排队打回一碗小米汤,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玉蜀黍馍,就着咸菜,眼睛盯着课桌上的单词,开始一天的早餐,顿时,满教室洋溢着呲溜呲溜的喝汤声。这种味道和声响伴随了我两年的高中生活。现在回想,能坐六七十个人的教室后墙上,高低错落地挂满盛着馍的书包,那是何等壮观的景象!等到周五周六,即便存放一周的玉蜀黍馍已经出了白醭,我们也要甘之若饴地吞下,那又是何等的艰辛!

转眼上了大学,国家供养我们吃住,但是早餐也少不了玉蜀黍汤,只是这汤是用蒸气冲熟的,没有用大锅熬制,做得清汤寡水的,能照出人影,喝起来没有任何口感和食欲。现今能让我有点念想的,是大学食堂做的玉蜀黍面包,外焦里嫩,香甜可口,有一年寒假,我竟把积攒的粗粮票全部买成这样的面包带回了老家。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工作后却难得再喝上玉蜀黍面汤了,玉蜀黍面馍更难吃到。30年来,每月总要回趟邙山老家,想要喝碗玉蜀黍面汤,也很难满足。因为家里人只种一季麦子,偶尔种些玉蜀黍,也当饲料卖掉了。

吃用麦子做成的白面馍,曾是我青少年时光最大的奢望,而今,梦想成真,而且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却依然无比怀念儿时的质朴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