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优美散文 > 正文

年到腊月

作者: 郭珺2020/08/03优美散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日月的又一轮转换中,腊月迈着飞快的脚步,走进了想长大的小孩、不想老的老人、为生活忙活着的青壮年的生活。又一年,在忙碌中将走到尽头。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据汉代学者应劭的《风俗通·礼典》记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是说腊包含有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意思。在新故交接的岁末之际,向祖先家神贡献祭品,报告一年人寿年丰,天上人间分享丰收的喜悦。

于是乎,从腊月初八开始,人们在工作之余,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对年节的准备。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七煮大肉,二十八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岁……扫房、请香、祭灶、写春联、办年货,腊月里有太多的事情要办。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富有魅力的。忙碌也罢,清闲也罢,高兴也罢,愁苦也罢,匆匆都是一年。为了过好年,人们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诸多准备。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灵、祖先有个交待,要对一年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要对亲戚、邻友、同僚给以节日的慰问,以使今后能更好地相处。

对告别过去,面向未来的年,老百姓是十分重视的。因为过年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不仅仅是一时的事,更象征着来年的幸福富足。小时候,家中的日子过得艰难,过了腊八,生产队会拆掉两个麦秸垛,给每家分上二、三十斤从麦秸垛腾捡出的麦子,加上自家专门留下的、凑够能上磨的几十斤,磨了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三,队里会杀掉喂了一满年也不见肥硕的大猪,给每户分上两三斤,各家拿出“窖”了一冬的一点萝卜白菜,到供销社买上一两斤的粉条豆腐。于是腊月二十五、六,母亲就和邻居们一样开始蒸馍捏馄饨,又将油渣和萝卜制成馅,蒸些包子,预备过年给家人和来拜年的亲戚们吃。再按亲戚数额多少蒸上几对花馍。小娃过年,大人过难。那时无论大人们日子过得如何艰难,每家都会在春节前扯上几尺颜色并不多样的布,给孩子们做上一两件新衣。实在买不起布的,就早早把自家织的土布染了黑的蓝的颜色,给老人娃娃做上一半身衣服。

这些年,国家富足了,人们的日子和三十年前比起来,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市场上的反季节蔬菜、从天南海北运来的各式瓜果琳琅满目,大街小巷的商店、闹市中的大商场挂满了各种花样的衣服……一过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备年货。馍也不用蒸了,市场上有的是种类齐全的花馍。有的人家,干脆在酒店定好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宴席。

终于到年三十了,贴上对联放过炮,吃过象征团圆的饺子,从衣柜里拿出新衣放在床头,一大家子人便坐在一起,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围着电视,看中央电视台精心准备的春节晚会。嗑瓜子、述思念,欢声笑语飘荡在各家的客厅院落……

正月初一的晨曦划破了旧年的夜空,在历经一整个腊月的等待之后,一个令人欢欣鼓舞而又充满期待的新年,就像春日看到的第一抹迎春花一样,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明亮的脸庞,踩着轻巧的步子,姗姗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