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经典散文 > 正文

我的大巴山农民父亲

作者: 范新科2021/03/23经典散文

父亲是一位大巴山的农民,他固守大巴山耕耘了四十年,未曾离开一步。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农民。

故乡的那个小村子处于山谷与山梁之间,曾因开荒垦地砍光了山上所有的树,所以我小时候村庄上面是成片的旱地,与村齐的是一片水田,村庄下面是幽深的山谷。故乡的村庄,小时候几乎看不到几颗像样的树,田挨着田,地连着地,田地里挨挨挤挤的都是庄稼。秋收之后,村里和山上便是一片光秃,村下的山谷里,一年四季却是郁郁葱葱,因为山谷里多的是四季常青的松柏。每天清晨和黄昏,村里的青瓦土屋上会冒出牛奶一样白净的炊烟,那是妇女们在生火做饭。她们麻利地将铁锅往土灶上一架,捞一把干松毛子点燃放进灶膛,一股白烟之后火苗子“呼”地一声就蹿了起来,接着就奏起了盆响钵鸣的交响乐,和着鸡鸣犬吠的伴奏。这是我童年的故乡印象:半是村庄半烟云,那里有父亲山一样厚重的爱。

去年春节回老家,我才惊觉了故乡的变化。田还是那些田,地还是那些地,只是少了挨挨挤挤的庄稼。村子里稀稀疏疏地见得些树木,而我老家的房子周围竟已成了一片茂盛的树林。在一片荒芜的田地里我家绿油油的麦田煞是耀眼。原来,小时候父亲带我栽的那些树苗,现在都已长到小脸盆粗了。父亲摸着这些树惬意地对我说,我们家这些年煮饭烤火全靠这些树木,平常捡地上的干枝桠就够烧了,冬天烧柴多些,就砍一些枝桠下来,春天又长起来,用都用不完,还经常送人,所以,好多年都不再下河砍柴了。听父亲这么一说,我心里对他“下河砍柴之苦”的忧虑才彻底释了怀,并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年壮的时候不把栽树当回事,老了就艰难了。有的人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栽了树,但由于树苗参差不齐,他们并不像父亲那样“一年砍一批”进行认真地筛选,所以栽的树很少成材,就更不说成林了。

我和父亲在村子里散步,村子里已经通了公路,修了蓄水池,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井,以前的青瓦土屋也变成了砖混小楼,可村里却看不到多少年轻人,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而且现在下河砍柴的,已经由当年的“父子兵”变成了“爷孙队”。幸运的是村里现在通了公路,一毛多钱一斤的煤炭成了很好的补充燃料。当问及儿时的伙伴们,好多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都没有回来,家里的老人说这几年打工也不好挣钱。父亲种的那几亩田地,除了按要求退耕还林的,一分也没有少。我们来到自家的田边,见东风过处,麦浪翻滚,苗儿们手舞足蹈,像是在对我和父亲说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真是庆幸,在这里,在父亲的坚守里,我寻回了原味的故乡,找到了游子的皈依。

现在,我也有了子女,加之命途坎坷,家庭负担很重,工作也比较繁忙,但我念念不忘的都是对子女的教育,一有机会就会像当年父亲对我一样地“唠叨”开来。养儿方知父母恩!此时我才深切体会到,父亲当年始终不愿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不是“唠叨”上了瘾,而是一个真正的大巴山农民对子女厚重的爱,一个大巴山父亲对后人负责任的爱。父亲固守巴山,种田为生,植树成林。他坚守的是一个农民父亲的沉重责任,种植的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啊!

当然,要改变一片土地的贫瘠,植树造林就可以,可要改变一家人的贫困和落后,最根本的还是在培养后人。一个民族与一个家庭道理一样,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的是层出不穷的杰出人才的共同托举、长期奋斗。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唯有通过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把青少年中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培养起来、团结起来,托举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坚实的支撑和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