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我的文科理科

作者: 周竹生2021/03/24现代散文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进入高中二年级的我面对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学校要应对一年之后的高考,所以在高二开学前进行了文理分班。当时分班很简单,基本上是老师主导,学生服从,没有征求家长学生意见这一过程。唯一的划分标准就是根据文理科的学习成绩,数理化成绩好,进理科班,反之进文科班。这样一来,理科班是偏爱理科的男同学的集中营,文科班则几乎成了怕学数理化的学生的归宿,与理科班的学霸众多的盛况相比,明显有点先天不足。文科班的老师见到这种情况,找到我,对我说,你文科成绩好,来文科班吧。在老师的热情相邀下,我没有多想,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老师说我文科好,其实也就是作文写得好一点,所谓的文科好,也就是文科的几块表皮稍微比其他同学好一点,这是有当时的时代原因的。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处于文化沙漠地带,信息的真空地带,在书刊出版物尚未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的冬季,原有的藏书经过动乱岁月的洗劫,空空如也,无书可读。我当时能够看到一些杂书,完全是因为父亲单位的缘故。当时父亲在一家肉类门市部做负责人,这是全县城区唯一一家鲜肉和熟肉专供的店,酱肉叉烧肉等熟肉制品出售时,没有塑料方便袋,只有纸袋包装。所以废品收购站里一些内页完整干净的回收书和画报被专门收集起来,放到父亲所在门市部的一间屋子里,留着包装纸,时间久了,居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对我开放的图书馆给我提供了阅读的便利,五花八门的书刊,逮谁看谁,杂食性的阅读,既满足了我对阅读的饥渴,也让我多少收获了一点课外知识。然而就是这么一点皮毛,把它们搬弄到从小学到初中的作文中去,老师和同学就感觉到我的文科好了。按照现在的学科标准来看,我的文科基础知识不全面,不扎实,我心中有数。

带着这么一点基础去学文科,文科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厚实,不系统,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英语学科不是没有正规的教材,就是没有正规的教师,能有高中毕业的代课教师把学科开全了就谢天谢地了,可想而知,系统的课程学习简直就是奢望了。

记得没有地理书,我借到了一本薄薄的青海西宁编的地理复习资料,如获至宝,很短的时间里,废寝忘食地摘抄阅读,仅凭这么一点突击的零星知识上高考考场冲锋陷阵,这哪里是有备而来的高考,完全是撞大运。

果然高考下来,结果验证。英语零分,语文分数也不高,如果不是数学得到高分,抬高了总分,那是根本进不了大学的。因为理科成绩好而考上了文科,这是我压抑在心里不敢告诉别人的秘密。我的这一文理倒挂的畸形的分数结构也引起了省招办的注意,他们电话到学校,通知我去核实。我父亲带着我到了南京江苏饭店,我见到了两位负责招生的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告诉我们,好了,没什么事情了,你们回去等大学录取通知书吧。此时我心里的石头落地,我反而成为最早知道被大学录取,而且知道是被哪所大学录取的考生。此时此刻,很有一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兴奋喜悦。早就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但是一直没有去看过。我和父亲专程跑了一趟,从南往北,然后再从北往南,来回走了一趟。

学文还是学理,选择早就尘埃落定,但是由此带来的遗憾时有回潮。那些年我的理科同学,他们考上中山大学、解放军防化兵学院、兰州铁道学院等理科院校,学有所成,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研究,皆有建树,好生羡慕。更主要的,对一些别人不感兴趣的原理方法,我喜欢瞎琢磨,尤其对那些创造发明的技术人员十分佩服,觉得技术活来劲。后来我有机会到工厂,耳闻目睹一些工艺制作上的技术瓶颈始终无法突破,心里很是着急,老是操那份闲心。每到这时,就有一种念头,如果当年是学的理科,吃的是技术饭,或许……看不过又使不上劲,深为遗憾。

人生不可以重来,历史不可假设,但是这并不限制我们对人生的规划和设想,因为没有做到,所以只能用胡思乱想来弥补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