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微生活”

作者: 陈允标2016年01月22日经典散文

前不久,去河南、山西等地出差。一到家,就打电话告诉乡下的老,哪知老爸一反常态,一改过去询问出差在外的情况,而是一直喋喋不休地在电话里向我讲了他微信朋友圈里的故事……

今年74岁的老爸,经历比较坎坷,先后开过杂货店、做过手编柳制品、卖油郎,当过民办教师、乡广播站维护员、镇公路站管理员和村组干部。

老爸虽年事已高,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退休后依然保留着爱看报、赶时髦、讲故事的习惯。在老家附近的几个村庄,乡邻们都知道老爸会“侃大山”,大伙一有空或者下雨天就会聚集到我家,听老爸讲故事。老爸讲的故事题材特别宽泛,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际,从国家大事到家庭小事,他讲得头头是道,乡邻们听得如痴如醉。久而久之,乡邻们送给老爸一个“故事家”的雅号。

现实中,老爸还是个爱赶时髦的人。几年前,我刚用天翼智能手机时,老爸也吵着要我帮他买部天翼智能手机。可我觉得他年纪大了,还是用老年机比较好。他见我说这话,生气地对我说:“你意思就嫌我老了呗……”那段时间,我每次回老家他都提到买智能手机的事。为证明自己会用智能手机,他还拿着我的手机上网、玩QQ给我看。我实在拗不过他,最终还是帮他买了一部天翼智能手机。给他送新手机那天,我特地在老家多待了半天,想指导他如何使用。可一吃过午饭,他就把我撵回县城的家,说智能手机他早就会用了,不要指导,我带着满脸的疑惑离开了老家。

时隔不久,我再次回老家,没想到邻居周爷爷、张奶奶先后找到我,都要我帮他们办部智能手机。再一打听,原来,教师退休的周爷爷、张奶奶见老爸用上了智能手机后,觉得上网、通话都很方便。加之老爸天天在他们面前“炫耀”,使得他们也都有了用智能手机的想法。按周爷爷、张奶奶的要求,第二天我就帮他们把智能手机办好。

今年3月,在苏州的侄子回老家度年休假。老爸见侄子整天抱着手机发微信、刷微博,他也缠着侄子,帮他注册了微信、微博,并取了“村头故事家”的昵称。

有了微信后,老爸成了实实在在的低头簇,每天和年轻人一样,睡觉前看手机、刷屏,早上一觉醒来还是看手机。而老爸的微信好友更是多的让人咋舌,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他的微信好友竟然有146人,大多数都是周围的邻居,他的朋友及原来的同事等。而他好友的微信昵称也和老爸差不多,诸如“快乐的老头”、“村头的王奶奶”、“爱笑的小木匠”等。不仅如此,老爸还在微信上建立了“村头故事会”、“陈氏亲友团”、“天南地北徐庄人”三个微信群,并关注了《人民日报》、《笑林》、《鹤乡故事会》、《射阳论坛》、《射阳新鲜事》等20多个公众微信号。

开通微信后,老爸一下子走进了“微”时代,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朋友圈更是热闹非凡。每天晚上,老爸总会将自己一天中看到、听到的新人新鲜事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有时还转发一些国家刚出台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新闻。而在“村头故事会”微信群中讲故事则成为老爸的“每周一歌”。每周日的晚上8时钟左右,老爸总是准时地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故事转发到“村头故事会”的微信群里。老爸有时也会觉得推荐、转发的文字不够生动,就自己当上“主持人”、“故事家”,用家乡的方言录制成语音放到微信群中,给微信好友听。每周日晚上,微信群中的好友也会早早地登录微信,等待老爸的转发或主讲。偶尔因一些小事推迟了发送时间,性急的微信好友还直接跑到我家找老爸现场演讲。

老爸的微信朋友圈关注的不仅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还会关注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大事。今年夏天,射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清洁沟渠河塘、共创绿色家园”专项活动,老家所在的四明镇代表全县接受省、市的检查验收。可由于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一些村民们忙于田间劳动,清洁沟渠河塘速度有所缓慢。老爸得知后,自编了三首“打油诗”,用方言主讲后,放到微信朋友圈和“天南地北徐庄人”的微信群中。一时,大家很快意识到清洁沟渠河塘的重要意义,村民们很快地行动起来,投入到清洁沟渠河塘工作中。有的村民白天没空,借助晚上的月光,连突击清理,结果老家的徐庄村清洁沟渠河塘工作走在全镇的前列,受到镇政府的表彰。

上周日,我再次回到老家,老爸要我帮他换一个内存大一点的智能手机,望着我不解的眼神,一旁的老说出了老爸的心声。原来,老爸在转发故事时,觉得不生动,就经常用语音主讲。最近,老爸又觉得仅有语音还不够,就想到用视频上传,所以想让我帮他重新置办一部内存大的智能手机,用大内存的智能手机拍成视频的形式,上传故事。

在一旁的儿子听了我老妈的一席话后,忍不住说了一句:“爷爷,我也真是服了你啦!”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