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与酒的渊源

作者: 巨侃2016年02月04日哲理散文

猴年快到了,喜庆的酒不能不喝,但喝酒过多伤身误事,反而不喜庆了。如今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间不饮酒已蔚然成风,咱老百姓也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饮酒时有所节制,文明、健康地过节。西府是传统产美酒之地,有辉煌灿烂的酒文化,西府老话说:胃最思乡,酒最勾胃。西府人和酒的渊源,要上溯到遥远的周秦时代。

西府先人把酒叫“醪”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酒。古代凤翔、眉县一带的沃土,孕育出西府人最早的美酒,大概自周秦肇始,源远流长,一直香飘至今。

据《凤翔县酒业志》记载:公元前 20世纪,雍州甘氏开始酿造黄酒和白酒。医学名着《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记载有黄帝与岐伯关于酿酒用于医疗的对话,醪醴即甘浊的酒。周人自迁移到岐雍之后,当时雍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超过了东方以农业为主的诸侯国,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为酿酒业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基础,以酒业为主的其他手工业作坊迅速兴起,开始制造原始古老的酿造酒器。凤翔县境内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酒器酒具,如盛酒的尊、罍、盉、觚,还有饮酒用的爵、觯等,并有较精致的陶、玉质酒具。 1986年挖掘的凤翔秦公一号大墓中,也发现了春秋时代的不少酒器酒具。可见,春秋时代秦人造酒、饮酒比较普遍,饮酒风俗也十分讲究。

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秦人饮酒的故事。《酒谱》里说,一次秦穆公讨伐晋国,晋人打了败仗逃过了黄河,秦军追到河边停下了。穆公命人抬来一大坛酒准备劳师

回军,大臣蹇叔劝他说:“兵太多,美酒太少,你怎么分呀?”穆公问蹇叔咋办?蹇叔说,“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意思是说,这样的美酒,就是投到黄河里也是佳酿!于是“投之于河,三军皆醉”。笔者以为,此处“投之于河”,并非真的把酒倒进黄河,如此岂非太浪费粮食?可能是拿河水掺入酒中之意。这就是历史上秦晋韩原大战秦国获胜后秦穆公“投酒于河以劳师”故事的记载。《史记》里另一个故事说,一次秦穆公的马丢了,打听到马被“岐下野人”吃了,参与吃马的有三百多人。穆公手下抓住这些人准备重罚。穆公阻止他们说:“我听说吃马肉不饮酒的话,伤身体,给他们再赏赐些美酒吧!”后来秦国攻打晋国,这批特赦者闻之纷纷报名参军,冲锋陷阵,以报穆公宽大仁慈的恩德。此即春秋时代秦穆公赐酒为盗马“野人”解毒的历史典故。

这两个典故说明:第一,当时所用之酒,米为原料,醪与秦酒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第二,善饮美酒的秦人,自古就大气、敦厚、有远见,用现在的话说:看得远,思想境界比较高!

秦人造酒有讲究

《史记》载,位于秦都雍城西十八里处的柳林,有一神泉,水味甘美,泉水喷涌如注,故名“玉泉”。百姓每遇疾病,即求饮玉泉之水,病患便随之而解;用此泉水所酿造的酒,甘润挺爽,在当时被称为绝高佳酿,与秦国骏马一同被称为“秦之国宝”。

那么秦人是怎么酿酒的?据省级非遗传承人、眉县“福长号”烧酒第五代传人邓鸿钧介绍,秦人酿酒采用续渣配料老五甑法发酵,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第一年九月立窖,第二年七月挑窖。全生产过程分为立(立渣)、破(破渣)、顶、圆、插(停止投粮)、挑(糟醅)六个过程。发酵制曲是酒之骨,一般使用泥窖发酵,且每年更新一次。这一工艺保持了凤香型白酒的独有风格……

听闻过去酒界有“十年出个太医,二十年出个酒师”的谚语,对此,老酿造师评论道:“制酒,凭的是眼力、手感、味觉、嗅觉和心断,这种经验,积累了几千年,在西府代代相传。”

诗仙诗圣也爱喝西府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仙李白的这首千古名作《月下独酌》作于唐天宝三年( 744年),当时李白正在长安宫中待侍。所谓“待侍”,说白了就是皇帝需要时召来,陪皇帝作诗娱乐一下的活。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一句构思奇妙,表达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笔者感兴趣的是,既然当时李白在长安,那他喝的这一壶酒,到底是什么酒呢?“李白作《月下独酌》这首诗时,极有可能喝的是凤翔柳林一带的贡酒!”陈仓区政协文史研究者宋卫林说。

他讲了一个典故。据《唐会要》记载:唐仪凤三年( 678年),吏部侍郎裴行俭沿丝绸之路护送波斯王子回国途中,行至今凤翔县城以西的亭子头附近,突然发现路旁蜂蝶坠地而卧,顿感奇怪,就命驻地郡守查明缘由。当郡守沿途查询至柳林铺时,方知一家酿酒作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陈酿,原来是此酒香味随风飘至五里之外的亭子头,使这一带蜂蝶闻之皆醉。郡守即向裴公禀报了实情,并将陈酒送与裴公。裴公回长安后,将此酒献给皇帝,受到皇帝的赞赏。从此以后,凤翔柳林产的酒以“甘泉佳酿,清洌醇馥”的盛名被列为贡品。酒品远销中原,沿丝绸之路又销往西域。 “西府距长安不过百八十公里,当时的水路比现在要发达,长安宫廷用酒,西府美酒佳酿必然是首选。而李白好酒,唐玄宗召见他时又是赐金又是赐酒,他能喝不到咱的酒?退一步说,李白在长安一待数年,酒仙出身的他能不闻凤翔柳林酒的名气?恐怕他闻着酒香就过去了,或者托友人捎几坛子也未可知。据考证,杜甫写的‘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的诗句,也是他在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凤翔时作的。”宋卫林分析说。

看来,有理由相信,诗仙、诗圣在陕西时,喝的都是咱西府美酒!他们的许多旷世诗作,都乃“酸而不涩、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呛喉”的西府美酒之结晶!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