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勾弹列传

作者: 王寒2016年05月04日生活散文

虾勾弹,学名虾蛄。也有人叫它琴虾,说它横过来看像一把古琴;还有人叫它螳螂虾,因为它的前胸长着酷似螳螂臂的两螯。我们这里把它唤作虾勾弹。

本地民谣曰:“虾勾弹戴顶公子帽,走起路来达达跳。”可见虾勾弹体健善蹦,弹划能力很好,唤作虾勾弹也许是取其长项。虾勾弹生性太好动,你一撩拨它就弹个不停,一副剑拔弩张的样。温州人形容发嗲爱作的小女人为“虾勾弹皮皮跳”,也是十分形象。

旧时鱼货丰盛时,海蜇、虾蛄这些小海鲜,海边的人是看不上眼的,岂止虾蛄,连梅童鱼也不上台面,只有梭子蟹(或糊膏蟹)、石斑鱼、黄鱼、鳓鱼、鲳鱼等才是海边人看重的。现在海鲜少了,这些小海鲜也身价倍增,和大鱼大肉是一样的待遇了。

早些年,虾勾弹真没什么身价。记得高中毕业的那年暑假,同学余波招呼我们到他家玩。他家在大陈岛。余波的父亲热情好客,每天换着花样给我们吃各种各样的海鲜,石斑鱼呀,大黄鱼呀,我至今还记得,那石斑鱼的汤浓稠得像牛奶,而大黄鱼通身金黄,黄得像烟叶,全身光闪闪的。

闲着没事,我们一帮同学天天去钓鱼摘瓜捡虾勾弹。虾勾弹一捡一脸盆,一点不夸张!那时虾勾弹不值钱,渔民看不上这玩意儿,出海回来,把一担担鱼挑到空地上,石斑鱼、黄鱼、鲳鱼之类挑走,虾勾弹、水潺、小鱼、小虾之类弃之地上,说到时拿来磨鱼粉。虾勾弹满地都是,大太阳底下,我们拿着脸盆去翻捡,翻出一大脸盆出来,乐滋滋地拿回去。水潺更多,不过我们看不上这软不拉叽的家伙。捡回来后,余波的父亲给我们做水煮虾勾弹——那是我第一次吃虾勾弹。

虾勾弹背甲两侧长着倒刺,一不小心会把馋嘴割破,戳得唇舌流血。吃虾勾弹是个技术活,余波父亲耐心地言传身教——把虾勾弹平摊着,用筷子伸进它的尾部,按住腹面,用力一铲,肉壳就分离了。他还教我们分辨肥瘦,说“虾勾弹屁股戴官帽,肥的弓来瘦的翘”,要吃上肥的虾勾弹有门道,要看它脖子上有没有长须。没长须的较肥。还有,煮好了以后看背面,尾部以及背脊深褐色的那就是肥的无疑,肥的虾勾弹丰腴膏满,肉中含有一条黄,鲜美极了。

酒店里常见的是椒盐虾勾弹,爆得鲜红酥脆,既可去壳取肉,也可带壳一块儿嚼。不过我私底下觉得还是水煮虾勾弹味道纯粹些。冬天吃火锅时,总少不得虾勾弹,它们被放在一个碟子里,蹦跶着,不安地等待着下热锅被涮的命运

有一个女友极会做菜,她告诉我一个做虾勾弹的法子:把铁锅用猛火加热到起热浪,然后转小火,把活蹦乱跳的虾勾弹往锅里一扔,就这么干烧上三五分钟,熄火,焖上两分钟,成了,味道比清煮的要好多了。

虾勾弹可以活腌,盐腌一两天后,取来便可吃,用来过番薯粥,最好不过。虾勾弹还可以晒干吃,很有嚼头,拿来下酒很不错的。早些年,街头有人挑着担子卖虾勾弹干,一分钱一条。有一年赶上虾勾弹旺发,到处都是挑着担子卖虾勾弹干的人,一元钱可以买上好多,当零食吃,鲜死人。现在就没这样的好事了,市场上的虾勾弹都卖到几十元一斤了。

一个在美国求学的朋友告诉我,一般的家常海鲜,在美国都能买到,价格便宜量又足,就是这虾勾弹,他从东海岸找到西海岸也找不到。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