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话乡俗

作者: 马浩2016年05月17日生活散文

二月二,三个字,感觉很亲切,犹如三粒金黄鲜香的玉米花。咀嚼着,意味深长。

家乡,二月二,非同常日,把它当节过。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意味着从此雷公可以行雷了。此前,天若打雷,乡人视为凶兆;此后呢,则有警示恶人的意思,慑其恶途返顾。村庄的上空每有巨雷滚滚,乡人们便会议论纷纷,何人不干好事了?

节日,总要有某些仪式。二月二当然不能免俗,在家乡,此日,早上要炒花子;晚上须放刷把。

花子是玉米花的俗称。炒花子的原料自然就是玉米了。去年秋时预留下的玉米棒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个条相当,粗细均匀,颗粒细小金黄,把它们挂在老鼠够不着的屋山墙上。正月的门一关,二月的大门就打开了。乡人便把玉米棒从屋山墙上取下来,去皮脱粒。冲洗黄沙。只等着二月二一大早,动锅开炒。

记忆之中,母亲烧火,父亲用大铁铲子翻炒,我们姊妹几人,围着锅台眼巴巴地瞅着,锅热沙红,金黄细小的玉米粒渐渐地膨胀变大。目不转睛地盯着,心急得如灶堂之火,不由得念叨着,怎么还不炸呀。就听嘭地一声,一粒玉米在众姐妹之中率先一跃而起,神奇地变作了一朵花。那真是个美妙的瞬间。一呼而百应,噼里啪啦,玉米花竞相在热锅里绽放。飞花四溅,香气弥漫,从屋里氤溢院内,又与邻院的香气汇合,整个村庄都沉浸在玉米花的香味中。

炒好的玉米花冷却后,装在小瓷缸里。满满的一缸,能够享受好多天呢。

说话间,太阳便隐在村西的山后。这时,又一场好戏开演了——放刷把。刷把,就是平日里刷锅洗碗的用具,高粱穗制成的。放刷把必须要有杏,许是杏树与幸福谐音吧。谁家屋前院后,不栽几株杏树呢。春日里看花,夏日里食果。干透的刷把,点燃之后,就是一把火炬。父亲把燃旺的刷把向杏树的枝杈间抛掷,口中还唱着:刷刷把,琉琉灯,一颗蜀黍(玉米)打半升。火把在树杈间穿梭飞行,此起彼落,划出一道道红亮亮的弧线。小孩子也跑上前去助阵,捡拾起火把,胡乱地抛掷,火星四溅。大人不但不吵,还会夸上几句。平日里,是不让小孩子玩火的,今晚开禁。放眼望去,可谓火树银花,蔚为壮观。

而今,炒花子的习俗,还在家乡延续着;放刷把,已经没了,现在人们都使用钢丝球刷洗了,放刷把失去了物质基础。至于二月二因何要炒花子、放刷把,小时没往这边想,而今,不愿去多想。约定俗成吧。二月二,普通的一天,因为有了这些习俗,凸显为节日了,有了内涵,日子就是不一样。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