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方案

作者: 马科平2016年05月24日情感散文

母亲托人捎话,家里的水井干涸了。我抽出时间回去,找人淘井。

夏季炎炎烈日里,天空里没有一丝风,气温动不动就蹿上30多摄氏度的高度。夏收后播种的玉米,没有落过透雨,沿途看到旱坡地的玉米苗,灰青干巴,蜷缩萎靡,长势很弱,田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纹。

干旱的后果很是严重,高温加干旱更可怕,更何况是持续了这么久的时间。乡下的土路,踩踏出厚厚一层浮土,轻轻走过,也会扬起浮尘。路旁的野草,低矮稀疏,枝细叶瘦,有些地方成片的焦枯。

路旁的菜园,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眼睛所看见的一切。泥土在太阳的炙烤下龟裂,远远看去像是一张张饥渴的口。西红柿刚冒出花蕾,叶子已经被晒蔫了;黄瓜蔓上吊着几个弯曲瘦小、还在顽强生长的家伙;茄苗叶子蜷缩,抽薹的蒜苗,蔫蔫耷耷,缺少精神。最惨的是小青菜,才出苗就已经被晒死,稍微大点的外层枯黄,只有芯子的叶片有点绿意。

机井不分昼夜“突突突”地响个不停,水流引进果园、麦田、菜园,也有乡亲们来机井给家里挑水吃。村头遇到黑脸八爷,顶着毒日头在麦田里锄草。我老远打招呼:“八爷呀,这么热的天,不在家里歇着,还在地里忙活啊?”

黑脸八爷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拄着锄把仰望干燥的天空,笑了笑说:“天热是天热,正好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安排不同的活路呀!你看看,天旱除草棵棵死,下雨点西瓜撒高粱棵棵活。哈哈,多好!功夫一点也不白费。”语气里充满成就感,没有丝毫的抱怨,充满了乐观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找来两位淘井汉子,正在作业,一人在井底挖掘,一位在井口绞泥。我换了身旧衣服,协助井口的汉子绞泥、倒泥,打下手帮忙。第一天井泥干燥,第二天挖出泉眼,井泥开始潮湿,慢慢变成泥水。又往下挖了一阵后,箍好井圈,这次淘井顺利结束。

久疏农活的我,腰酸背痛地返回城里。之后的几天,黑脸八爷爽朗的笑声时时在耳畔回荡,他那淳朴憨厚、顺应自然的心态,引起我一次次反思。人们常常怨天尤人,有太多的不顺心,老天爷似乎总是在戏弄人,干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难得有个好的心情

原来这一切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既然无法安排老天啥时候下雨,为什么不去学学农人呢?天旱除草,下雨栽秧,多么简单智慧的选择。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