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

作者: 刘卫2016年06月07日短篇散文

六月刚过,上面就来文件,要我们上报前半年的业绩。不要空洞的汇报,要有为百姓办了哪些实事的具体数字,以此来说明社区工作作风有很大的转变。

这可如何是好?我呆呆地看着表格,一时抓瞎。主任潘大关切地问:“小伙子,又因何事犯难呀?”于是,我把刚遇到的困惑作了汇报。潘大妈当即把手一挥,笑道:“待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是不会有灵感的。我现在闲着,你陪我深入基层走走,把这些要统计的‘业绩’坐实。”

我们先来到惠民巷。以前这里是闹市区里的棚户区,不少外来做生意的人租住,典型的脏乱差。可现在已有所变化。潘大妈指着刚修的背街水泥路,朗声道:“小卫,这不就是‘业绩’嘛!”可我犹豫:“可这是去年立的项呀,已经统计过啦!”潘大妈不高兴了,提醒道:“立项不等于完成,别死脑筋,就这么统计,今年上半年我们修好了三条背街路,雨天不存积水,为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省机电公司老宿舍楼,走进一个单元,上一层拍几下巴掌,她欣喜地说:“这感应灯还挺灵,既环保又节能。”她扭过头问我:“安感应灯的事你可能不知道吧?”我如实答道:“的确不知。”潘大妈又娓娓道来:“这是年初我从上面争来的指标,再加上别的同志拉来灯具公司的赞助,我们一共安装了八栋老宿舍楼。数量虽不多,但它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下半年还要加强,把战果扩大。”我赶紧把此“业绩”记在本子上,边走边想,似乎琢磨出了潘大妈作统计的思路:只做加法,必要时还可以做乘法,使“业绩”膨胀。

最后我们转到辖区最热闹的商业街上。也算赶巧,那家刚倒闭的中型餐馆被人接手,改头换面成了“东北饺子馆”,当天正开张。新店主正是我们一直在扶持的下岗工人王二毛。他从路边一张卖早点的小餐桌起步,生意是越做越大。更让人惊喜的是,王二毛聘了八名未就业的大学生当服务生。返回的路上,她故意问我:“小卫,这么好的素材还不抓紧写?扩容的数据可以体现我们哪方面的‘业绩’呀?”

我的回答让潘大妈释然,开怀大笑:“经过努力,我们上半年造就了一位创业明星,他已成为辖区内餐饮的领军人物,带动了十几家‘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这些行业对大学生上岗的贡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