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

作者: 胡海波2016年07月09日生活散文

我们生活在人潮汹涌的都市里,汽车、电瓶车、三轮车等充斥于大街小巷,每逢上下班高峰期,车辆迅速汇聚成蜿蜒曲折的长龙,缓慢行进。一旦发生汽车变道加塞、轻微碰擦事故,抑或一丝小雨盈盈而落,都会诱发局部或整个交通瘫痪。于是汽笛声、吵闹声与混沌的空气相互交织,不断发酵,让行色匆匆的路人平添了冷漠茫然和焦躁不安,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城市病”。大家可能下意识地吐槽城市管理的混乱、市民素质的低下,却将自身置之度外,但可曾想过,我们不经意的言行也会被别人议论、抨击。同样,处于移动自媒体时代,国人大多明白在社交场合低头自顾玩手机,既不利于与身边人的交流,又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并对这种“有了科技,没了人性”的行为表示不满和责难,轮到自己时往往心安理得,早把曾经的义愤填膺抛到了九霄云外。

社会是一个复杂体,由于人心浮躁和急功近利,每天都在上演消极的、丑陋的、负面的故事。世人常常深恶痛绝之,为之心情变糟,继而无奈接受,甚至是随波逐流。孟子讲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茫茫人世间,你我皆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人性是追求真善美的,我们不应一味地对社会抱怨攻讦、对别人恶语相向,重要的是时刻反省改变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逐春风上下狂。近年来出境旅游时,我已发现同胞们很少有飞机未停稳就去解安全带、拿行李,公共餐厅大声喧哗说笑等不文明行为,这充分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在,以及国人身体力行、不断修正自身言行的愿望和能力。

职场尤其是体制内打拼,难免会遭遇“坐冷板凳”或职业“天花板”的境况。如果一时无法改变现状,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不如调整心态,专心致志地将手中工作做得尽量完美。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抓住际遇,才会获得好的结果。正如《Outliers》这本书讲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而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作不代表我们生活的全部,要学会培养爱好,寻找快乐,做一个有趣的人。比如摩西奶奶76岁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作画,描绘自己了如指掌的农场生活,80岁举办个展,作品在世界各地享有广泛声誉,最终成为美国着名的原始派画家之一。由此看来,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激发内在潜能,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