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白鹿原》

作者: 李晓2016年07月13日情感散文

陈忠实老先生走了,我不认识他,但总觉得他是我从文生涯中一个在前面引路的亲人,一个待人和蔼的长者。在中国作家中,如果要找一张脸来代表血泪交融的沧桑土地,来浮现黄土高原的厚重寥廓,非陈忠实老先生莫属了。陈忠实老先生那张脸,似乎隐藏着黄土高原的风云滚滚,而扑面奔来的,是沟壑纵横,厚土磅礴。

或许这张脸,是《白鹿原》经岁月风霜的浸染雕刻。陈忠实老先生,凭着他对土地的满腔忠诚,把一本《白鹿原》稳稳地安放在中国文学史上。

回想起1993年秋,那年我24岁,带着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回到故乡山坳里阅读,给我带来的震撼,就如被黄土高原的厚土掩埋,有一种憋不过气来的感觉。这部小说,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不如说是陈忠实先生创作生涯的百年孤独。他自己也说过,这是他可以当作枕头垫底的一部书,在这部浸透了毕生心血的小说还作为手稿流传时,陈忠实先生就说,他已打算好了一辈子在乡下老家养鸡,而当得知小说可以发表和出版,他长叹一声:“我可以不养鸡了。”

20多年过去了,《白鹿原》据说已经出版发行了240多万册,这是厚云积岸的回报。

我重温《白鹿原》。白鹿原上的命运大风,吹得原上的人,每个人的身世姿态都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坎坷流离,狈不堪,凄风苦雨。大地上麦浪滚滚,一群收割的麦客,镰刀飞舞,汗水闪亮,饿了,他们抱着大碗,呼啦啦如风卷残云,这是我熟悉的景象。这是一群艰难之中苟活着,还要繁衍下去的人群。他们卑微,有人性的丑陋,也有黄土一样的品性。那秦腔,一如命运嘶哑的声声呐喊。但最终,这些白鹿原上的人,命运背影倔强地固定在了黄土上。这是我熟悉的能闻见汗味的乡亲,也是一群陌生而遥远的衣衫褴褛的背影,他们艰难地行走匍匐在黄土之上,最终,被微小命运薄葬,被浩浩黄土深埋。

在陈忠实先生饱蘸气血的如椽巨笔里,他想用笔画出这个民族艰难跋涉之中的不屈灵魂。很庆幸的是,老先生做到了,这部堪称史诗似的长篇小说,铭刻在苍凉绵延的黄土高原上,铭刻在文学史中,而一个叫白鹿原的地方,也成为浩浩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矗立的地标。

陈忠实先生,《白鹿原》不朽,您可以安息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