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杜甫草堂有感

作者: 沈梓嘉2016年07月28日短篇散文

客游成都,住舍离杜甫草堂仅一路之隔。住的酒店布置居然也是以杜甫诗句和书法为主,俨然是一家小而精致的主题酒店。第二天一早,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便朝着杜甫草堂走去。

走过一级级石阶,来到堂前。显眼处有石碑一尊,上面便是杜工部于草堂之中所写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碑刻据说为杜甫手迹。石碑后就是草堂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圈竹制篱笆,朝南正中是一座茅草为顶的柴门,一眼之下,便不觉有“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感觉

进入园内,便是草堂正屋。堂同样以茅草为顶,萋萋地垂落几根,像青丝,更像白发。中庭置一小榻,上安一茶几,供主人与客人休息;东厢是书房,只是一套桌椅和一个书橱,让人难以把一大堆千古名句的光芒与这间小屋的暗淡联系在一起;西厢是一个厨房,厨房门外是杜甫亲手种植的药园,每一小行地头都插着药名的小牌子。一位工部大人,在大唐陪都成都的清贫日子可见一斑。

出了草堂,信步来到杜公祠,旁边有清朝雍正帝题写的“少陵草堂”碑,有几处已漫漶得看不清晰了。在祠内,我看到杜甫的雕像,十分传神,那雕像的眼神中有忧郁、有悲愤、更有坚毅。后人给了杜甫一长列的头衔,我更喜欢“诗史”的称谓,因为他总是以客观得近乎冷酷的笔墨记录着一个时代的转折。杜甫不屈从于权贵,发出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慨,展现了一代文豪淡泊名利的铮铮铁骨。但杜甫又不消极,即使面对“八月秋高风怒号”,他心里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远大人生目标!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