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的背后

作者: 常科霞2016年09月30日短篇散文

2~3岁的孩子情绪变化大,共同生活的经验少,突发事件比比皆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都预计其中。这就需要老师善于观察问题,能够敏锐地判断,问题出现时,怎样的解决方法既不伤害孩子,又不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

比如我们班的涵涵小朋友刚入园时很不适应,时常向父母反映小朋友打她。但是在幼儿园平时观察中并未发现这种攻击现象,为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坐在她一旁的女孩友好地伸手摸了摸她的腿,她立刻就哇哇大哭,并警告那女孩:“你打我!我要回去告诉我妈……”总算找到问题根源了,我首先安抚她的情绪,抚摩着她的小脸蛋轻轻地说:“涵涵,老师、小朋友是因为喜欢你,所以会轻轻地碰碰你。”她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看着我说话,然后我请她尝试去抚摸其他宝宝的身体,让她感受来自同伴之间的友爱可以用身体的碰触来表达,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听她妈妈反映过涵涵在园被打的情况。

孩子挨打这件事的背后,一方面折射出了成人教育的误区。孩子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滞后,有他们独特的交往方式,一个拥抱、一次抚摸甚至是无心的拍打,也许某些时候被成人误解成攻击行为,进而把这种意识转达给孩子,造成了孩子交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得时常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细小的事情,巧妙介入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才能走进孩子们的视线,领略不同于成人的风景;只有“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才能真正了解孩子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成长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自己劳动的甜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