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大戏楼

作者: 张志强2016年09月30日情感散文

在关中农村,不少稍大些的村镇,早年时候都建有一座比较讲究的大戏楼,也称作戏台子。当地每逢庙会或年节吉庆,这大戏楼就要有秦腔戏剧演出,接连几天几夜,除本村镇外,周围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都络绎不绝地赶去看戏、逛会,这不仅是庄稼人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也是人们接受高台教化的好形式。

我的家乡周至县马召,是终南山下一个依山傍水的古镇,史载早在周代,就是皇家休闲避暑的地方。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在离古镇仅一里地的仙游寺写下了着名的《长恨歌》。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召镇先后建成二十多条整齐的街巷,有千余户人家。从我幼小时记事起,就在古镇东关我们村口的打麦场边,耸起那座高达二十多米、有四间宽口的大戏楼。那楼额部雕梁画栋,飞檐绘彩,台间立有四根大红柱,油漆闪亮,台中靠近顶棚处,有当地书法家写的“文武圣地”、“歌舞升平”两块黑漆牌匾,甚是典雅庄重。

家乡的古会每年有两次,一次是农历二月初二,一次是农历十月初十。每当古会到来前三天,受乡镇之邀的县剧团,早早就来到了大戏楼,经过一番彩妆布幔,就开始了秦腔演出。他们白天多演折子戏,夜晚演出剧团拿手的“铡美案”、“白蛇传”、“周仁回府”、“赵氏孤儿”等有完整故事的本戏。戏台上锣鼓铿锵,胡弦悠扬;戏台下人山人海,你拥我挤,恰似波涛浪涌。有许多年轻人为了潜心看戏,竟攀爬在戏台周边的几棵大上,一手抓着树枝,一手啃着冷馍,眼睛却直盯在戏台上。有不少戏迷,在演出开场前,早早提个小木凳,占座在场子中心,位置虽好,但到后来人群密挤,想“方便”一下,却无法走出如厕,有的因此憋得下腹疼痛,有的毛孩子干脆悄悄随地而溺……还有一些远村的大户人家,套了马车,将家眷女人们送到戏台边看戏,因人流拥挤,有丢了钱包、首饰的,有马车缆绳被挤断的,弄得他们哭笑不得。

戏楼上的秦腔演得精彩,看戏的观众眉开眼笑。然而,更热闹的是戏台周围那一片卖小吃卖山货特产的,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有小担凉粉、豆腐脑、麻花油茶,有刚揭锅的热甑糕、蒸红苕、红烧肉,还有油泼扯面、臊子麻食等。戏迷们席地而坐,争先恐后,吃完了嬉笑着感叹说:“买的就是比家里做的香啊……”

这座大戏楼历经沧桑,后来年久失修,直到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才发现屋顶部分瓦裂木朽。为了恢复和繁荣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经镇政府上报批准,由几个村委会共同筹资,县、乡有关部门支持协助,拆了旧楼,在原址半里外的公路旁,新建了一座由水泥钢筋浇筑的新式大戏楼。新戏楼有三层楼房那么高,舞台宽阔,备有空调和电子音响设备,场院里还装有木制连椅、雨棚等。戏楼周围是一街环形商贸集散地,有去汉中走四川的,有游楼观走西安的,有去太白走宝鸡的,有去县城走渭北的,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省、市政府修建黑河拦河大坝和给西安供水的饮水渠,几千名古镇民工,就是在戏楼下的广场整装集合、宣誓出发的。

哦!大戏楼,家乡面貌变化的见证者,改革开放的一枝鲜艳花朵。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