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故事

作者: 杨巧丽2016年11月19日情感散文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初八即腊八节,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吃,过去在北方农村许多地方,腊八粥一般是用小米、红枣、豆子等八种粮食和瓜果熬煮而成,囊括了农人们一年来辛苦劳作收获的五谷杂粮,喝着这样的粥,更能体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

关于腊八,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古代有一对夫妻,勤劳朴实,精耕细作,精打细算,家境殷实,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心地善良,有口皆碑,经常接济四邻八舍,所以村人对他们是尊敬有加。

但就是这样一对人人称道的老人家,却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小伙子长得是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却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横草不拿,胡吃闷睡。其实这都是老两口老来得子,疼爱之极,娇生惯养所致。小的时候没好好教育,等他长大成人了,再也劝戒无方,只能唉声叹气,寻思着为儿子讨得一房贤妻,指望他成家立业后有所觉悟,改过自新。

谁知老天不长眼,娶到家的媳妇竟然和儿子一个德行,懒惰成性,日起三竿,日西就睡,不动针线,不进灶房,油瓶倒了也不知扶。老两口此时只有拼命为儿子创家业的力气,连埋怨声也出不得了。

虽如此,老人家还是谆谆告戒儿子媳妇:孩子们哪,要吃饭,得流汗。勤是摇钱,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子媳妇却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后来,老俩口年事已高,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自觉没有多少时日了,老头儿就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就咽气了,病中的老太婆承受不了打击,也跟着老头奔黄泉路去了。

小俩口在乡亲们帮助下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里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田地早变成了草滩,院子里也是野草横生,缸里的米面空了,柜里的衣物没了。小两口只好东家借点,西家赊些,过起了乞讨的生活,乡亲们念在老两口为人良善,不忍心,能帮衬的就帮衬点,这样又度过几年艰难的光景。但就是这样的日子,也不能使小两口醒悟,他们反倒觉得,既然乞讨也能生活,何不趁此养养神,省省自己的力气呢。

这一年腊月初八,天气奇冷,小两口被冻醒了,加上饥饿,已没了力气出去乞讨。可这肚子“咕咕”地直叫,看来不吃东西不行了。两人极不情愿地爬起来,四处搜索着可以填肚的东西。还真幸运,他们在炕缝里,地缝里找到几粒豆子,又从囤底找到老鼠没吃掉的少得可怜的几颗粮食。他们把这些吃的放进锅里,然后从院子里扒拉些柴草,塞进灶膛,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说是粥,但稀得可以照出人影来,水里的各种米粒都数得见。看着这一锅由自己亲手熬出来的粥,小两口这才有所悔悟,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不禁泪流满面,追悔莫及!

悲悲凄凄地喝着粥,两人蜷缩在一起互相取暖,做着下一步的打算。今后是像父母那样辛勤耕作呢,还是再这样年复一年地懒惰下去,靠乞讨打发余生。还没等他们想明白今后该怎么做。寒风呼呼四刮起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房屋也在这悲凄的气氛中倒塌了,小两口被压在了下面,可他们连呼叫的力气也没有了。等乡亲们赶来,他们已经死去多时,身边还放着半碗早已结了冰的杂豆粥。

这实在是个悲切的故事和惨痛的教训啊!此后,每年的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熬这样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给孩子讲腊八粥的来历,来教育孩子们别学懒汉不劳而获,坐山吃空,最后穷得到了要饭的地步。而那些做父母的,也从中得到了启迪和教训,那就是娇子不成器,贫寒出贵子。

这个故事还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八个字。当然,我们的生活好了,不必像过去那样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但如果我们能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就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如今的社会,是个竞争力十分激烈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必须有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把它们发扬广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坚强自信,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不懈奋斗。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世界之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