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柴门

作者: 曹林光2016年12月17日来源: 襄阳日报精美散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夜归人。”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这首唐诗,当时并不怎么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柴门闻犬吠”这一句,却是一看就明白。

柴门常常被用作贫寒之家的比喻,但也可以沉淀为醇厚的记忆。在我的印象中,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家家户户的柴门极少上锁,有的只是一个简易的门扣,伸手就可以拿开。更多的柴门从来只是虚掩着,作用只是提防家禽家畜们不听唤乱进出。这样的柴门挡不住不羁的童年,孩子们每个人都熟稔柴门的打开之法。有时候,离家做农活的父母为防止无人看管的小孩乱跑,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但只要父母一离开视线,孩子们就会飞快溜走,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孩子们钻过去之后,不会忘记再把门拉上,玩够了再回来。他们算准了大人们回来的时间,总能先回一步,暗地里偷着乐。

柴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扇门,而是一个家完整的象征,是人们心理上的安全屏障。透过柴门,可瞅见院中家什,墙根放着的农具,墙角堆放的柴火等。院角可能长着一棵果,树底的泥面一片凌乱,几只鸡正在松开的土上觅食。有时候,会看到正端着盆子出来喂鸡、喂鸭的女主人,小孩子在一旁跑动。更多时候,会看到衣着简朴的老人,坐在低矮的木凳上编织簸箕、竹笼……

柴门里面的世界,简单却又生动,充溢着生活的气息!

随着我们的日渐成长时光将柴门侵蚀得无比脆弱,似乎稍稍用力,就会散做四散的零件。柴门终将老去,而日子却逐渐散发出生机。改革开放改变了乡村的面貌。老屋被拆除重建,篱笆墙换成了砖墙,而柴门也变成了更考究的木门、铁门。

旧物旧情,难免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这是谁也无法拒绝的自然规律。老屋已逝,柴门隐退,我的生活空间,也变成了伸向天空的高楼、厚重的防盗铁门。不过,依旧不能忘记,是土墙柴门培育了我直率纯朴的豪爽性格。“寂寞柴门不彻扃,槐花细细糁空庭”,那是成长的岁月。有一道朴实无华的柴门,一直静静地封存在心底。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