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文化情结

作者: 袁跃兴2017年02月07日来源: 今日平度短篇散文

民族学告诉我们,各种文化程度不同的民族,对于年节大都有隆重的表现。而文人是敏感的,对于一年末夜这个重要标志,不免有他的一番感慨,因而形成对“一年将尽夜”的长歌短咏。

现代文人中,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还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这介绍的是在我国南北各地春节期间极为普遍、流行的送灶习俗民情。

丰子恺的散文过年》、钟敬文的散文《岁尾年头随笔》都写了自己故乡,从阴历十二月十五日,办年酒,做年糕,烧祭品猪、鸡、鱼、肉,祭年菩萨,拜祖宗,买年画、春联、春纸、神像,看戏法,接财神……这些过年中的繁华气象,年俗趣味,年味十足的年俗文化。这是文人的怀旧,也是他们对传统的认同,这种精神认同是他们的文化的根。

今天看到民族年节文化的逐渐式微,传统“年味儿”越来越淡,着名作家冯骥才为此忧心忡忡,四处奔走,宣传不止,他曾在《津门谈年俗文化》中说,“年味是文化的丰美”,“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他对祖国年节的这种情结,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情怀,更加炽烈、更加深挚……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大众来说,今天,我们的心中还保有和珍存着这样的对“年”、对“年味”的文化情怀吗?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