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思

作者: 楚奇2017年02月13日来源: 今日平度原创散文

读书宜平心静气,澄心定虑,屏除尘俗干扰。在不失自己方向的前提下,依着作者的思路迂回前进,打破时间、空间之阻隔,直接与作者对话。读书最忌心浮气躁,无“固守一井,力求汲泉”的恒心,朝此暮彼,一任所好,无所专攻。如此,即便读上一天、一年、十年,亦不会有大收获,徒费光阴、精力而已。

读书不妨追求一点庖丁解牛的境界,而思维则是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须从某一点切入,然后沉潜玩绎,循着文理从容前进,方能准确把握要义,得其真传。若这把刀没有切入,或是切入的点没有深中肯綮,那么,任凭操刀的手挥动得再厉害,也收效甚微,甚至是没有用的。没有立足点,发不了力,只能是不着边际。犹如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找到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设身处地地读书,身临其境地读书,则会其乐无穷。用此法读史,仿佛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与名人酬酢一般;用此法读理论,则可以为抽象的概念找到一个落脚点,把抽象的化为具体的,把宏观的化为微观的;用此法读小说,则犹如阅历种种人事。若总是游离于书本之外,是无论如何也读不进书的,其入也不深,其识也浅薄。

读书须有一根主心骨。读时未必时时有“我”在,因虚心方能纳物。然这个“我”不可须臾离开,必要时要走到前头来,直接质疑,引申,否定。可系统地围绕一个点读,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一个关口一个关口地打通,好像抽丝剥笋一般,直到触及内核,认清本质。同时,可锻炼逻辑思维,不至于东一言西一语,讲不清,理还乱。真正好的文章都是非常严密的,几乎没有废话。每一句都是一层意思,为转下一层意思作准备。

读书犹如习字,要取法乎上,推本溯源,慎学时文。如今市场上的不少书籍,只有一个眩目的外壳和玄奥的言语,洋洋洒洒,不知所云。再华丽的包装,终究掩盖不了内在的虚弱,而学舌的鹦鹉毕竟只是鹦鹉。经典之作,则犹如茂林深海,常读常新,不妨反复玩味,上下求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