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理发师

作者: 徐明冬2017年02月22日来源: 云南网短篇散文

夏季的暑热终于过去了,秋天的凉爽总是让人觉得愉快。一大早,剃头的王大爷就来到了小镇桥头的大柳下,支起了剃头的家什。先从电动车上拎下用木材烧水的火炉、脸盆、毛巾、剃头的工具。然后就坐在一旁,边喝茶,边听收音机里的节目。

王大爷退休好多年了,退休前是在县城的春风浴池理发,乡下叫剃头。退休后,不顾儿子的阻拦,和老伴一起,执意回到老家所在的村子,在小院里种菜养花,生活过得很是惬意。

舒服的生活过久了,难免有些枯燥,王大爷不会打牌打麻将,和老伙伴们也凑不到一起,就开始想起自己的老本行了,本来,儿女们都说:老,你剃了一辈子的头了,回到老家就享享清福吧。可是,一闲下来,心里老是没着没落的。当然,王大爷有退休工资,不缺钱,缺的是热闹。于是,把原来的工具一收拾,磨剃刀、磨剪子、修理推剪,王大爷又开始重操旧业了。

王大爷的顾客主要是老年人,多数都是熟人。年轻人自然不会喜欢让老头理发的,都去发廊啊,发型工作室一类的场所去了。老年人多数都是剃光头,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洗头的时候,把炉上烧开的水倒在脸盆里,兑上冷水,用舀子舀水的时候,王大爷一般都是先把自己的手放在客人的头上,让水顺着五指的缝隙,水才流到顾客的头上,这样是为了防止烫伤到老年顾客头皮,老年人感觉迟钝,如果水烫,自己的手会最先感受到。

王大爷的拿手活是刮胡子,把毛巾烫热,先在下巴上来回拖一下,让顾客感受一下温度,然后把毛巾悟到下巴上,过一会,拿下毛巾,涂上肥皂沫,就可以开始刮胡子了,别看王大爷年龄大了,眼不花,手不抖,一整套程序下来,一气呵成。然后掏出特制的挖耳勺,细毛笔,又是一番忙活。

王大爷一边忙着,旁边有等候的老顾客们就和王大爷聊天,有时候,不理发的老伙伴们也会来坐一坐。说起从前,说说以后,说说儿女,还有互相认识的人。一个老汉喝了一口水,长叹一声:老了,老了,上个月老刘还来理发的,前几天就走了,唉,老伙计越来越少了。

说说笑笑,时间已过晌午,旁边开小吃店的老板送来了一大碗肉丝面,放到王大爷旁边的电动车上。和王大爷打过招呼,又回去忙活去了,王大爷谢过以后说:这孩子,太客气了,每次逢集我来剃头,都送饭给我吃。旁边的老汉说:是啊,这孩子知道报恩啊,想当年,要不是你把他在水渠里救出来,哪有他的今天啊。

剃过头的老汉们往王大爷的电动车里放下一些钱,随后就离开了,王大爷不讲究这个,你给也行,不给也行,就是图个热闹。后来,老伙伴们不愿意,说你不要钱怎么行,所以,也就象征性的收个三元两元的。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