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与书

作者: 郭梦梅2017年02月27日来源: 云南网情感散文

爷爷郭家义刚上完初中一学期就被调去教书,那时他只有16岁。听爷爷说因为学历低,知识少,怕误人子弟,他边教边读书。后来,他改行调县委会工作,住县城。我刚满一岁,就和爷爷奶奶及小姑生活在一起。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是我们家庭成员中最爱读书的;他一边工作一边读,或饭前饭后读,或睡觉之前读,或星期天悄悄躲着读,生怕别人打扰他。奶奶说爷爷被书迷上了。奶奶还告诉我,爷爷初参加工作时,每月只有18元的工资,可他每月还用2至3元钱买书。他坚持读书,所以提高很快。虽然他只上完初中一学期,可他的教学成绩却很好,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写作水平也大有长进;他年轻时写的小说和论文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所以爷爷常说:“是书丰富了我;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水平,给了我力量;教我学会了做人、做事。这一生,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有了家庭,虽手头拮据,可爷爷还是买了一些好书。

因为我从小就在他和奶奶身边生活,爷爷担起了本该由我父亲承担的责任和负担,成为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带我玩耍,逗我开心,教我认字写字,教我诵诗作文。他看书时,有时我也坐在他身边,每当这时他就给我讲书中的故事与道理。他讲的,有的我听得懂,有的听不懂,懂与不懂;他都不责怪,总是用浅显的道理给我讲明白。自然而然,我就成了爷爷的“小尾巴”,他走到哪我就跟到哪。尤其是他专心致志看书的情景,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深刻。改革开放后,家庭情况好了,爷爷总是一碰到好书就买,总是一有空就读,经常废寝忘食地读。一次,爷爷躲在卧室里看书,奶奶煮熟了饭,就呼叫我们吃饭,我和小姑都到了,还不见爷爷的面,奶奶便大声呼叫:“老头子,老头子,吃饭了!还不饿啊?”可爷爷一点回声也没有。奶奶以为爷爷没听见,边敲卧室门边大声嚷嚷:“老头子,饭快冷了,格是睡着了?”“谁睡着了?”爷爷捧着书开了门,“你们先吃嘛,我还不饿呢!”

爷爷45岁坚持自学大专课程考试,用两年时间,到47岁就考试毕业了。据说起初全县参加考试的有60多人,但坚持考完毕业的只有7人,他所用的时间是7人中最短的一个。况且,其他6人的原学历,最低的都是初中毕业,可他,只读过初中一学期。他这样的学历,能在两年时间里考完13门大专课程,没有特殊原因是难置信的。有一次我问爷爷:“您脑子是不是特别聪明?”“我一点也不聪明啊!我能考完自学大学,就靠一个‘苦’字!”爷爷话音未落,奶奶接上说:“你爷爷吃的苦,你们怕吃不了!他当农民时挖一天田,晚上还坚持读书,挑一天粪水,晚上同样坚持读书,第二天天不亮又下地干活!你们能坚持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现在回头想想,大概是从爷爷退休开始,(2002年),他总是拿着笔和稿纸,(有时用笔记本)坐在家临窗的沙发上,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嘴唇翕动,时而奋笔疾书……有时吃饭了叫他,他都听不到;有时他本巳睡下,可又突然爬起来,拿起笔和稿纸沙沙写起来;有时在街上碰到他,多数时间他都是只身而行,我从他身边走过,他却视而不见,只见他走得匆匆忙忙,嘴里念念叨叨,右手比比画画……那时候,我以为爷爷好像是有事瞒着我!

后来,他出版了歌词集《心歌》,我才明白,爷爷是在写诗啊!也终于明白爷爷为什么变得“神经质”!

爷爷写歌词,真是一发而不可收;从60岁开始至今,(今年70岁)他已写了10年。8年前,他被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歌词作家。

爷爷作词的《最美是江川》《开渔节之歌》《抚仙湖的涟漪》曾连续几年在江川一年一度的开渔节文艺晚会上演唱,之后在民间传唱;《抚仙湖的涟漪》已在昆明省有的院校传唱,《邻居》已在天津演唱过。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有歌颂党和歌颂社会主义的,有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也有歌颂祖国和家乡的。在这些题材中,尤以歌颂家乡的居多,感情也最为真挚。如他写道:抚仙湖美丽,最美是她的涟漪。像柔软的玉臂,像融化的翡翠。一层层荡来,像一行诗句,散发着鱼米的香气,荡漾着宾客的欢声笑语。啊,我的抚仙湖,你令我魂牵梦萦,你令我难舍难离!抚仙湖美丽,最美是她的涟漪。像多情的眼波,像缠绵的丝絮。一圈圈荡开,像一个个笑靥,呈现着迷人的魅力,彰显着少女的飘逸秀气。啊!我的抚仙湖,你令我魂牵梦萦,你令我难舍难离!

爷爷退休后又被聘请到县关工委工作,是县关工委的主要负责人。除做好组织活动、协调联系等工作外,他每年所写被市以上报刊采用的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经验交流等文章均有16篇,约两万字。要是汇编成册,应是一厚本书了!我知道,奶奶生怕爷爷累病了,常常叨劝爷爷:“老头子,少看点,少写点了,都这大岁数了!”可爷爷总是说:“读书习惯了,写书是晚年的乐趣,现在还不算太老,还能动,就写写练练,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爷爷一生,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