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讨苦吃的历练

作者: 黄港2017年03月06日来源: 云南网短篇散文

在五月份的一个星期三的晚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陈学长在班上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学习成才之路。

从小成绩优异的他,高三就在课余时间成立一家公司,职员就是他亲自招来的高三学子;在大家都在埋头苦读的时候,他却已经开始了自己未来之路;尽管如此,他从未落下学业,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都取得前十名的好成绩,并被列入了保送北京大学的名列。

是什么让他的成长之路灿烂辉煌?

他用一种同龄十八岁的大学生未有的成熟坚定地说:“自讨苦吃!”

的确,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似乎已经不知苦滋味了。在家被父母宠着,在学校被老师爱着,这种享乐的日子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使我们无法冷静地寻找磨砺。有时,老师多布一点作业,同学们就叫苦连天;加一点作业,就埋怨老师没事找事。这种事儿,我也干过,可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正是因为我们处在幸福之中,沉醉于快乐,所以,“自讨苦吃”的精神就显得尤为可贵。

“我觉得在最紧张的高三,那段创办公司的过程才是高考所带来的最大的收获。这不仅仅是赚到的利润,更是自讨苦吃的历练。在这过程中,我当然不能放弃学业,我只能在利用的时间,静心去完成自己给自己已定的苦差事。我想,只能这样才有现在的我。”

看着他自信微笑,我才发觉身边也不少这样的实例。

班上的学霸们,除了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之外,还买了很多的资料,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我想,我们的智商没有高低之分,为什么他们却始终走在我们前面呢?这大概也是自讨苦吃的缘故吧!

有人说:学习任务如此之重,难道他们的一天时间比别人长吗?

时间就像牙膏,只要去挤,还是会有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状态就是:静。

周末在教室自习,发现某学霸玩的时候特别嗨,可一写作业,立马进入学习状态,即使周围人再吵闹,在他眼里都不存在。

古筝大师王中山曾经对千百古筝学子说:“练琴,要做到两点:第一、哪儿弹得最别扭,就在哪儿练。第二、在你的世界只有音乐。”看来,自讨苦吃和“静”字,不仅是学习上的精神品质,也是艺术与人生应试有的品质。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静心去做,去钻研,去吃苦!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