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

作者: 李付春2017年03月27日来源: 农村大众情感散文

早先的独轮车都是木头轱辘,也叫“花轱辘”车,属于“客货”两用车。说它“货用”吧,是因为农家运肥、推粮都靠它。说“客用”吧,是因为我家老奶奶是小脚,很少走娘家,要去的时候,都要爷爷用独轮车推着她去。

老奶奶坐一边偏重,另一边就放上我年幼的父亲,当然屁股底下还要放一块土坯才能平衡。等父亲年龄稍微大些,爷爷就放两块土坯替代。因为父亲能在家做些农活了,不让他陪着去走亲戚了。

我所见到的独轮车,在今天的农家院里也许还能见到。它用的辐条是金属的,有轴承,省力多了,难怪刚换下“花轱辘”时,人们对它美其名曰“推不够”呢。尽管它的效率低,但父辈们修沟、挖河全靠它。修黄河大坝时,独轮车队排出三五公里远,那是父亲修河回来跟我说的。

父亲还说,黄河筑坝完工那天,本是下午四点多钟了,营部通知中午改善生活,晚上放电影,第二天回家。可是父亲他们哪等得第二天啊!他们从伙房打来肉包子,就用布包装起来,启程赶路。150华里的路程,半夜的时候,就有人进村了。记得那天我跟着母亲去接父亲,可一直不见父亲的影子。第二天早饭的时候,父亲到家了。原来,他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在黄河边买回150多公斤芦苇用独轮车推回家,想在冬闲把芦苇编成苇席卖钱。因此,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很殷实。

但独轮车也有不济事的时候。1974年,母亲产下一个男婴随后大出血。来看月子的婶子大娘赶紧让父亲绑担架,她们回头叫来自己男人,七八个人抬着母亲,一路小跑,半个多小时就把母亲送到十几华里以外的安仁医院。父亲说,要是独轮车,救不回母亲。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村里谁家娶媳妇,全村的汽车一凑,就能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独轮车成了永远记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