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元宵夜

作者: 福农2017年03月29日来源: 焦作日报情感散文

我那偏远的故乡,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当数元宵夜了。热闹不是鞭炮轰鸣,也不是筵盛人沸,而是满村的灯火通明。

傍晚时分,这热闹的场面便渐渐拉开了帷幕。每户的当家人,在堂屋进行着一系列祭祀活动,他先洗脸净手,将供桌打扫干净,点亮两边的灯盏,摆上三只香炉,最里边靠墙处放置着有三个台阶的供台,从厨房盛来三只扣碗米饭放在供台最上层,再端出三碗冒着热气的熟肉,上面都插了筷子,正对着扣碗米饭放在第二层,最下层布上三盏酒盅,倒满温热的酒,此时,满屋的米香、肉香、酒香,缭绕氤氲,节日气氛一下子浓了起来。然后,燃香、烧黄表纸、跪拜叩头、小声祷告,祈求一年的幸福平安。当他礼毕站起时,候在门外的人立即点燃鞭炮,顿时一阵噼里啪啦,轰响震天。

然后,家里派人带上香、黄表纸、鞭炮、蜡烛、纸扎的灯笼裤等,去祖坟。到达后,首先在每个坟头插上三根或四根细棍儿,套上纸扎的灯笼裤,将蜡烛在里面插紧,然后焚香、烧纸、跪拜、放炮,最后把灯笼里的蜡烛一一点燃,打道回府,身后留下一片光亮。

回到家中,还要在厨房、桌脚、床腿、门墩、墙洞、牛棚、猪圈、鸡舍等犄角旮旯儿处点着蜡烛,就连茅厕也要点亮,当地把这种仪式叫“送亮”。有人想预测一年的雨水分布情况,别出心裁地在供桌边放上一排12根蜡烛,从右往左对应一年12个月,如果有闰月,再添加一根,同时点亮,观察每根蜡烛燃烧的快慢进度,快者预示雨水多,慢者则预示干旱。供桌一般是木质的,害怕蜡烛燃尽时烧了桌面,有的以硬币或铜钱为托,有的用铁条垫底。这种预测到底准与不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烘托渲染了节日的气氛。

村边的水塘也开始热闹起来,每家每户都在木板上放置点燃的蜡烛,轻轻推入塘中,于是一塘烛光熠熠,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时,举目眺望,村前屋后,土坡洼地,到处灯光闪烁,你能说不热闹吗?

元宵夜在祖坟上点灯笼,故乡俗称为送灯。这种习俗只在一小片区域流行沿袭,它源于何时何地,难以知晓。但是,习俗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曾在这里生活过且有家人埋葬于此的人,无论迁居多远,都会尽可能地在元宵夜赶来送灯。如果当地有亲人或亲戚,他们就赶在天黑前到达,带着礼物和送灯的用品,既拜年串亲,又送灯祭祀,把两件事一次办了,省力、省时、省心。礼物当然可以随身带进亲戚家,但送灯的用品是万万不能带进人家的,这是忌讳,不过,可以暂时放在户外远处,只管放心,没有人会动这些东西的,待送完灯后,便在亲戚家吃饭就寝。

送灯的人事先须计算好要送的是哪些坟,以便提前准备好有关用品。每户人家在一座坟丘上只送一个灯笼,谁家的男丁无论多少,只要分家立户,就各送各的,不能替代,所以,看某个坟头上灯笼的数量,就能知道墓中人后代的多寡、分支的繁简。当然,也有人不按这一规矩,家里的男孩多,不管是否结婚、是否成家另立炉灶,有多少个男孩就送多少个灯笼,以显示其人丁兴旺。

故乡人最不情愿在元宵夜刮风下雨了,风吹雨淋之下,外面是难以点亮蜡烛的,送灯的仪式也只能草草收场,那灯光遍野的热闹场景就看不到了,只留下一夜遗憾。现在,这一遗憾已不复存在了,人们以塑料薄膜代替纸张,以蓄电灯泡代替蜡烛,既抗风防雨,又相对安全。

身在异乡几十载,我一直回想故乡的元宵夜,想念那如繁星闪烁的灯光世界,灯光是安静的,但又是热闹的,充满着浓浓乡情,散发着故乡的温暖,它像游子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指引着回乡的路。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