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一切

作者: 张梅英2017年03月31日来源: 邢台日报原创散文

经常会这样:许多忧郁的文字在内心跳跃,下笔却空无一字。

仿佛流年里的青春,明明茂盛地开着,律动着花红柳绿的枝叶,每一分每一秒却在走向衰老。

怦然心动。要珍惜花开,珍惜叶落,珍惜世界万物的一切生灵。怎能不珍惜呢?譬如螳螂捕蝉,会用一叶障目;譬如芥草,“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对于人类,这些生命是渺小的;对于自己,它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直至死亡,有着自己完整的生存方式。

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揣测别人,笑昙花一现,笑蜉蝣朝生而暮死。

可昙花用尽毕生的心血,灿烂一放,短暂却极尽奢华,更引起人们的注意,拼去一夜不睡,也只为守候那一刻的花开。因为难得一见,所以珍贵,方能意犹未尽,唏嘘叹惜。反之常青灌木,四处皆是,适应能力极强,任何环境下都会生长得郁郁葱葱,天天看到,久而久之产生了审美疲劳。即便再美,也熟视无睹了。

至于蜉蝣,《淮南子》有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古人说它不饮不食,朝生暮死,这已经将它说得命太长了。事实上,蜉蝣的生命仅有几个小时。在这几小时内,它要经过两次蜕壳,练习飞行,恋爱,交尾,产卵,非常忙碌。生命过程虽短,却十分充实。

对于许多未知,我们就是小小的蚂蚁,同芥草蜉蝣没有什么不同。对于蚂蚁,人们踏上去的一只脚,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那么对于人类呢?一场大地震,一次海啸或者突如其来的风,便可掠去许多的人命。一切皆在弹指一挥间。那一刻,我们同蚂蚁有什么区别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声(《欧冠子·天则》)。”我们常用这句话,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自以为是万物主宰,人类何尝不是如此自欺呢?

沈从文在《脆薄的生命》中引用了一段话:“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而诗人自己却老去。”这些让沈从文十分忧郁: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他说,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贵,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既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唯一,为什么不珍惜呢?珍惜花开,珍惜叶落,珍惜唯一的生命……

一念动心,懂得珍惜,不快也会变得美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