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尺巷说开去

作者: 高国春2017年04月13日来源: 邢台日报原创散文

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着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由此联想到现实的邻里关系。某报记者采访一位小区居民,当问到“你知道你的邻居姓什么吗?”这位居民笑着对记者说:“我不知道邻居姓什么。但我觉得这太正常不过了!”

这位居民还告诉记者,自己早出晚归,到了家就关门,基本就没有什么机会见到邻居的面。自己只知道对门是个三口之家,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个大概上幼儿园的孩子。和邻居见面时最多笑一下,看到小孩子时偶尔逗一逗,从来没想过再说些什么。

上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绝非个别。现如今,尽管城市高楼林立,一些居民住在一起多年,但见面后还是形同路人。有的门对门、楼上楼下住了十几年,居然不知道对方姓什名谁?于是,出现了一些窃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居民楼,开锁撬门如入无人之境……

人是有感情动物。由于平日邻里互不来往,缺少交流,感情淡薄,一旦遇到矛盾便难以化解。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中由于邻里关系恶化而引发的纠纷,直至动辄恶语相加、大打出手酿成悲剧的多了起来。某市一小区就因受害人说了邻居小李与楼上一姓梁的老人争吵,而被小李连捅6刀,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其实,两家能成为邻居是一种缘分。正因为是邻居,住的近,也就难免有“舌头碰牙”的时候。关键是邻里之间遇到纠纷能相互理解,相互包涵。诗人杜甫住在四川的一所草堂时,堂前有几棵枣,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怜其困顿无助。有诗为证:“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南朝高士沈麟士的邻人丢失了木屐,误以为失屐就是沈所穿之屐。沈虽知被误会,但他不发火不争辩,而是微笑着说:“噢,这原来是你的屐。”后来邻人找到失屐来还屐时,他不动怒不责备,仍以微笑相迎。大文豪苏轼在点评此事时赞道:为人处世,当如麟士。

我们不时会听到年龄大的人感叹:“那时的邻里关系真是让人怀念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市民住平房、筒子楼的居多,厕所、水龙头都是公用的,大家见面少不了打招呼说话,于是很快就能相熟起来。当年,娱乐、信息也不丰富,大家更愿意坐在一起乘凉、聊天。逢年过节,哪家做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挨家挨户送上一份。

俗话说:“邻里好,赛金宝。”古人就一向鄙薄“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曾专门告诫其子曾纪泽说:“我家初移富宅,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宜松,礼貌宜恭。”对邻里少一分陌生,多一分熟悉;少一分怀疑,多一分信任;少一分回避,多一分接触;少一分清高,多一分关爱,自然会带来无穷的欢乐,这也正是我们物质生活好了之后,精神生活所需要、所追求的。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城里家家单门独户,虽然门挨着门,心却似隔了千山万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火热城市生活中一道令人寒心的风景。其实,邻里关系紧张,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背弃,是炎黄子孙互敬互爱淳朴感情的淡化,这种作茧自缚、把家庭严密封闭起来的状况,与我们社会的发展极不相称。

可以想象,下班回家走到楼道里,迎接的是张张笑脸、声声问候,该有多么愉悦,工作一天的劳顿也会随即烟消云散。相反,如果邻里关系紧张,见面像仇人似的,本来工作就很辛苦,回家后心情会更不好,也会更累。处理好邻里关系,要每位居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像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中的主人公马大姐一样,去结识邻居、帮助邻居,不断探索出好的邻里交流之道。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感悟六尺巷,我们看到礼让是和谐邻里关系的基石。惟如此,才不会让匆匆忙忙的岁月成为看不见的“墙”,才能让现代人品味到“远亲不如近邻”的那种纯真、挚诚与关爱。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