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石屏一中

作者: 张濒心2017年04月15日来源: 云南网短篇散文

顶着炎炎烈日刚踏进校门,暑气“咻”地一下消去了一大半,映入眼帘的美景让每一个人叹服:花园般的学校里,紫藤萝悄然无声地爬满了整个花架,那绿叶丛中挂着的紫藤花,如同一串串让人垂涎三尺的葡萄,如同一个个倒挂的紫色三角形,如同那一个个随风摇曳的风铃……在这紫色的天空里,风是紫色的,景是紫色的,昆虫是紫色的,人也是紫色的。你听,连远处传来的琅琅书声也是紫色的……阳光穿过这繁茂的花丛,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碎金”,徒留一地的斑驳迷离,遗留一世的悠悠情调。构成一帘动人的幽梦……这一切一切,怎不叫人爱意萌发。

站在紫藤萝花架下抬头便可看到一幢高大的古建筑——云南省一级保护文物企鹤楼。

企鹤楼碧瓦飞甍的屋脊如鸟翅膀高翘着,上面还雕刻的龙和凤。那龙张着口,嘴里含着龙珠,龙角庄严地顶在头上,龙须仿佛在风中摇摆,像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在遨游天宇。这是在预示着石屏一中的莘莘学子要一飞冲天吗?那凤黙对苍穹,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墙壁的石块、窗口的木雕都有不同的花纹装饰,谁又能想像当初普普通通的石块与木板,在经过工匠成千上万次雕凿后成了玲珑的图案。难道这近在眼前的劳动成果,不是在真真切切地有力地告诉人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吗?

我继续放远目光,继续移动脚步,一座别致的石拱桥出现在眼前。这座石拱桥虽然久经风雨不华丽了,但特别引人注目。桥栏两侧的图案很讲究对称,有石刻的荷花与动物。用手拍一拍桥栏,石头便发出“啪、啪”的响声,清脆极了。

在石拱桥下面,便是师生、游客喜爱的“喷珠池”和“喜客泉”了。“不是虎丘宁无聚石谈经处,谁穿花径为有喷泉喜客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两个池塘的水能像沸腾的开水冒出大小不同的水泡,仔细一听,能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水中的浮萍也随着水泡的起伏在大胆地表演“水上芭蕾”,这情景独有韵味。夏天,出水荷叶的像舞女那碧绿的裙裳,那袅娜开着的荷花,那零星打着的花骨朵,如那莞尔一笑的美人,亦如那碧空中眨巴着眼的星星,加之水声的泠泠,还有老师在池边为学生讲题的柔声细语、同学们爽朗的笑声,这石屏一中的荷塘美景比一般的荷塘更见风致了。

走过石拱桥,绕过走道上古色古香的圆形门洞,就可以看到“心”字池了。

“心”字池的形状是“心”字形的,“心”字池的水是清澈的,阳光映照下的池子,如同姑娘纤纤玉手中的镜子,那么明亮,那么平静。四周无风,叶自然落在这水池中,没有漂移,没有旋转,甚至连一小圈水池也不肯为其稍作抖动。叶片就静默在最初的地点,就像金庸笔下的郭襄,不作声色地守护心有所属的杨过;像那峡谷中的公孙绿蕚,把一生停滞在与杨过的几朝相处之中。这样的“心”字池,不动声色,风平浪静,叫人怎么舍得去打破这一池安逸、一池平静、一池悠然呢?

突然,一阵风拂面而来。树木开始摇摆,叶片也不再一如既往地坠落,它们开始飞向天空,追逐飞鸟,亲吻浮云……水面的光影变得支离破碎,却形成了点点星光,宛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那样神奇、浪漫、如梦如幻。鱼群开始游行,水波荡漾开来,就像心电图上象征生命迹象的波浪线,怎么,这是“心”字池获得生命了吗?还是那郭襄、公孙绿蕚大彻大悟了呢?蓦然发现,被吹皱的水池更美!

一阵清风,吹皱了一池水,也吹出了一个迥然不同、唯美灵动的世界。是的,平静的生活固然安逸,但挫折更能培养出更完美的自我。我的生命中需要有狂舞的波涛,需要奋进努力,才能升华自我。

哦,我的学校——石屏一中,您的一景一物都极富发人深省的哲理,我这寥寥几字怎能展现得完呢?我对您的那份情、那份爱,寥寥拙笔怎能表达出呢?

此时此刻,我多想做个画家,描绘石屏一中的山石草木之美;我多想做个诗人,写出一篇长诗,来赞美石屏一中的丰厚文化底蕴;我多想做个作曲家,谱出一首长歌,来歌颂石屏一中的人文精华;我多想……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