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高贵

作者: 尉克冰2017年05月09日来源: 邢台日报哲理散文

同样是走过一生,有的人受到敬仰、爱戴和怀念,而有的人却遭到唾弃、指责和遗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来都不以长短来衡量。赢得人们爱戴的人,或许他们活的日子并不多,却会很长久,长久到永恒。

内丘县西石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王胜,用自己生命的意义诠释了什么是勤奋实干,什么是大爱无私和永恒。今年2月,被病魔缠身的他,结束了57岁的生命,带着未竟的事业,永远走了。

在将近四十年的村支书生涯中,他总是超巨大负荷运转着自己的生命机器,在他的概念里,几乎没有疲劳和休息,更没有消遣和享受。

四十年间,他带领老百姓,用铁铲挖开水库,用利斧削平山头,用肩膀扛出一座桥,用双手铺出条条路。流血、挥汗间,井打出来了,学校盖起来了,厂子也办起来了。不,这些都还不够,他又当起了画家,拿起一支超凡的画笔,在上万亩的荒冈不毛之地上,一笔一笔地描,一笔一笔地画,一画就是十几年,时而精笔细雕、匠心独运,时而挥毫泼墨、气势如虹,就这样,画出一个人间仙境,画出一片绿色海洋,画出了年年硕果满枝的百果庄园。他就像个魔术师,让这个出了名的丘陵地区贫困村,生生地改换了模样。他将人们当初看起来的一切“不可能”,转化成了眼前鲜活的现实。他用自己的责任感和创造力,用恒久的激情和韧劲儿,践行着他上任以来对村庄和百姓默默许下的诺言

村庄变美了,百姓变富了,王胜却一天天变老了,变穷了,身体也累垮了。高血压、糖尿病,再到后来的肾衰竭、心脏病,近十年来,他一直被病痛折磨,却舍不得放下一丝一毫的工作。巨作还未完成,他孱弱无力的手,再也拿不动画笔,带着遗憾和不舍,永远离开了。

多年来,他辛辛苦苦创下近2亿元的资产,全部留给了村集体,而他自己的所有家当也不值几万元。乡亲们都住上了新房,可他们一家仍住在一座建于1983年的老房子里,这是他留给家人的唯一房产,儿子将这几间破屋稍加装饰,就准备迎娶未来的新娘。百果庄园里,几千亩果郁郁葱葱,可他去世那天,老伴儿想从家里找几个苹果供在他的灵前,却一个都没找到。他女儿说,父亲总是早出晚归,从来都没能和家人好好团聚过,临终前几日,体力不支的他还一直在忙工作,30多年来,和父亲待在一起,最长的时间,就是父亲几次生病住院时,被困在病床上,哪都去不了,唯有那个时候,父亲是属于他们姐弟三人的。

他走的那一天,在农历正月,村庄还沉浸在一片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里。谁也想不到,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听到这个噩耗,我心里一颤,不愿相信这是个事实。可那个嗓音洪亮、雷厉风行、说到做到的王胜真的走了,那个质朴无华、乐善好施、古道热肠的王胜真的走了,那个一说话就笑,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条缝儿、憨态可掬的王胜真的走了。全村父老乡亲含着泪为他送行,他们的哀痛化成一条悲伤的河流,淹没了过年的喜庆,淹没了整个村庄。北风呼啸着,似呜咽,像悲鸣。大爷大娘们在寒风中哭着喊着,大声唤着王胜的小名:“毛旦……俺们的毛旦……”却再也唤不回他。

王胜的离去,带给人无限的叹惋和哀伤。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走向死亡。死亡是不可回避的,任何人逃脱不了死亡的控制。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悲怆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于痛楚中提出“死生亦大”的人生命题,表明他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把生死皆当成大事的人,才会不断地去创造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王胜没有多高的学历,大概也说不出多少富含哲理的话来,可是在他质朴的心灵中,他自己的位置永远都低于百姓,他无限降低自己的身段,退回到一个党员干部原本的位置。始终有一个观念在引导着他的行动,那就是“不忘本”。百姓是天,人是本。他的可贵之处正在于,能够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理想,摒弃杂念和人性中极易出现的贪欲,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王胜将自己的生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社会,因此,他的人生价值才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他的精神品格才透露着平凡中的高贵。他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勇敢地筹划和实现着自身价值多样化的可能性,担负起使命和职责,不断超越自身,拓展自身,显示着自我存在的无限可能性。生命存在的意义,正是在对死亡的超越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王胜永远活着。死亡,不是生存的对立面,它本来就是生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