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故乡

作者: 顾成立2017年05月10日来源: 邢台日报情感散文

伴着缕缕槐花的清香,迎着晨曦的微光,小屯村王永福的母亲早早来到厨房,今天她要做孩子们最爱吃的菜豆腐(当地人称为拐磨子饭)。头一天晚上泡好的黄豆已经喝饱了水,将黄豆倒进石磨上端的小孔里,开始转动石磨,要不间断地加水,乳白色的豆浆伴着豆沫缓缓地流入农家的大铁锅里。然后从米缸里取出小米淘净倒入浓浓的豆浆里。袅袅的炊烟升起,孩子们还在熟睡。

起得早的邻居已经闻到了香味:“二嫂,做拐磨子饭呢?真香呀!做的多不?”“他婶子,做得多,一会儿来舀一盆吧。”拐磨子饭的香气飘进了孩子们的梦乡。

只差最后一道工序,将已经洗好的笨槐叶,倒入煮沸的锅中,再焖一会儿。姐姐已经把母亲腌好的萝卜丝切好,只等邻居舀走一盆,就可以喝了。

课堂上的王永福,一直打饱嗝,老师正在讲生物课,讲的是牛的反刍。王永福笑着对同桌讲:“我要是头牛该有多好啊。”

炽热的太阳没能阻挡村民出行的步伐,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戚都赶到了鸭窝村张长贵家,今天是鸭窝村一年一度过会的日子。

大姨带来了外甥最爱吃的三白西瓜,这种通体洁白的西瓜,有着如的瓜瓤,似玉的瓜子,是大自然对冀南家乡独有的馈赠。孩子们啃着西瓜,男人们则热闹地喝着酒。

最累的是张长贵的媳妇,厨房的大铁锅又黑又大,用的还是风箱。炒菜不说,还得做今天亲戚最爱吃的大锅菜。头天就准备好了材料,5斤猪肉,一个大冬瓜,煮好的海带,炸好的豆泡,红薯粉条。嫁到外地的大女儿始终做不出母亲做的大锅菜的味道,想在厨房再学一遍。

张家媳妇往大铁锅里倒进自家榨的花生油,倒一盆的葱花,葱的香气很快弥漫了整个院子,刺啦一声,那是带皮五花肉遇到油的兴奋尖叫。炒好的酱是少不了的,大火的翻炒之后,放入冬瓜,加完水再放入粉条,然后是小火慢炖。就等男人们醉醺醺地一声令下“酒不能再喝了,上大锅菜”,倒上香油,撒上香菜,就着农家人自己蒸的馍馍,一碗接着一碗。

女儿知道为什么母亲做的大锅菜味道不一样,那亲人团聚的喜悦和久违的笑声是城里大锅菜里没有的食材。母亲的大锅菜放了浓浓的亲情和家乡的味道。

秋收的农活格外多,干了一天活的李怀村赵增寿一家人,正在往家走。

还没进村,远远地就见好多人围在了老李的饼摊前,老李的买卖好,啥时候都得等。老李不是用手和面,而是用面杖搅面。滴入几滴香油,再用擀杖甩成直径约一尺半、薄如纸张的圆饼。把擀好了的面饼用擀杖轻轻挑起,运用腕力轻轻放在抹匀油的鏊子上,开始加火。一张直径一尺半大的薄饼,烙出来仅重三两,如果铺在报纸上,都能清晰看见报纸的字迹,真是比纸还要薄。老李的“风吹大油饼”,一直是当地的一绝,品相金黄透明,薄厚均匀,更重要的是味香质软,极为可口。

老李媳妇正在从煮好的猪大骨上往下剔肉,一会儿工夫就剔出小半盆,这是一会儿卷饼用的剔骨肉。

“老李你这手艺行啊,温家宝总理都吃过你的饼卷肉啊!”乡民政所的刘所长边等边说。

“俺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们吃的是文化哩!从俺祖上算起来这手艺六百多年哩!”

终于轮到赵增寿了,潘小五家的大笨狗一定会跟在后面,哪怕你掉一点渣子,它也不放过。可能它也知道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吧,想尝尝文化是啥味。

天渐渐凉了,明天就是立冬,刘书礼老师一早把羊架和羊下水洗净泡好,先将清水添进锅里,等锅烧响后再放进羊下水和羊架,用大火烧,顶出血沫,捞起冲净。然后将白芷、肉桂、草果、大葱、生姜等下锅。在熬汤时候,刘老师会一直站在边上。锅要一直保持滚沸状态,否则熬出的肉汤味道太清淡、颜色发黑。最后,要加入适量的羊板油,这样做出的汤汁会更加香浓。再熬40分钟,一锅色泽光亮、香气四溢、清鲜纯厚、乳白似玉、热气腾腾的羊汤就熬好了。

取出汤锅中的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浇上羊汤,加上蒜末、香菜,就可以上桌了。孩子们早已在桌边坐好。

刘老师父母去世得早,是大哥大嫂把他拉扯大的。小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起肉,嫂子就去跟人家要点羊骨头,买一小节羊肠,使劲地熬,这成为刘老师童年难忘的美食和记忆

春天,槐叶飘进王永福家的那碗菜豆腐里,煮出来米香伴着豆香的童年。夏天,张长贵家的大锅菜,熬煮的是久违的亲情,越熬越浓;大铁锅下燃烧的薪火是生生不息相传的乡情,越烧越旺;大锅菜盛出来的是由生到熟的人生,越品越香。秋天,赵增寿手里拿的饼卷肉肥美,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卷起自己富足美好生活冬天,刘书礼老师拾起了童年的记忆,更撩起内心深处的那份手足情和感恩心。

春夏秋冬,我们一起感知家乡的味道,感知四季的味道,感知记忆的味道,感知年轮的味道。舌尖上的邢台美食里有我们共有的亲情和乡情,汇成舌尖上一辈子不变的乡音。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