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守岁

作者: 云帆2017年05月22日来源: 邢台日报情感散文

一串又一串大红灯笼,把幅员辽阔的城乡大地映照得五彩缤纷;一阵又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礼花,使茫茫夜空光芒四射;一副又一副色彩鲜艳的对联、福字、彩带、中国结,把大街小巷装扮得红红火火,璀璨夺目。

啊!又一个欢乐祥和、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来到了。

春节,是东方世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年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举杯畅饮,谈天说地,共享天伦之乐,既有对逝去的岁月含有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传递出的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每当快要过年的这个时候,少年时代除夕守岁的一幕幕场景,就在我眼前晃动。

几十年前,我的家乡冀南大平原,是一片穷困潦倒的黄土地,勤劳朴实的乡亲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马不停蹄,风里来雨里去,拼命地奋斗着,到头来依然非常贫穷。平时吃的是红薯、高粱、玉米,只有到过年过节了,才可以包点饺子改善一下生活。穿的是乡亲们自己纺棉花织布做成的衣服鞋袜,冬天里能穿上厚厚的棉衣也就很不错了。

即使那样的生活状态,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一直没有改变,他们向往平安、和睦与幸福

一年一度欢度春节的时候,不管生活怎样艰难,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总要紧紧地围拢在一起,倒数着这一年最后的时光期盼着新一年的到来,尽情地享受着喜悦与欢乐。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视,没有春节晚会,也没有其它的娱乐方式,只有在自己家里,用农村最简单的方式度过节日。很多年了,我家过除夕,就是吃一顿自己炖的大骨头,那就是最好的年夜饭。

为了这顿饭,一进腊月,父亲就开始盘算着:今年的大骨头从哪里买?有什么新鲜东西?买回后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冲洗,准备很多的调料,晚上大骨头下锅后,全家就坐在屋里耐心等待着,不一会儿时间,一股沁人心肺的香味就会朴鼻而来。

大骨头出锅后,一家人围坐在暖暖的火炕上,一边慢慢品尝着,一边诉说着村里的家长里短,逸闻趣事,回味着一年来家庭的发展变化,也合计着明年有哪些新的打算。

爷爷说的最多的是,地里的花生、玉米、红薯,如何播种锄草和管理,多打些粮食,以使家里的仓满囤尖。

父亲唠叨最多的是,咱家这个破房子,什么时间能够翻盖一下,使冬天不再透风,夏天不再漏雨。

弟妹们你一言我一语,盘算着用压岁钱买一个文具盒、花生糖、炸年糕。

我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长大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实现保家卫国的远大理想

唯独母亲,她不参与这些话题,一个人默默地打扫卫生、烧火做饭、整理年货,然后就开始了她自己的守岁。

一尊佛像供奉在屋子的高堂之上;一枝蜡烛,闪烁着淡淡的光亮,把房间映照得暖意融融;三柱高香,烟雾燎绕,弥漫着浓浓的香气;母亲双手合拢,眼睛微闭,嘴里在默默地祈祷着。

母亲有她的人生信仰,她的生活习惯,她的精神寄托。

她生在这个小院儿,长在这个小院儿,招婿嫁人在这个小院儿,又生儿育女在这个小院,她对这个家,这个村子,这片天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每年的除夕夜里,她都要这样一直在虔诚的守岁,她是为全家人祈祷,祝愿儿女们一个个身体好、学习好,将来工作好、家庭好,一代又一代生活的幸福美满。

母亲抬起头笑着对我说:“累,倒是不累,除夕的晚上,应该是蜡不停,香不灭,火不断,一直到天亮。”

过了一会儿,她又接上了一根蜡烛,继续对我说:“儿子呀!记住了,等你长大成家后,每年的除夕也要带着全家守岁的,这个夜里是要一分一秒数着过的,守岁就是守着好日子呀!”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