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作者: 成新平2017年06月17日来源: 郴州日报原创散文

从白衣港乘船沿湘江顺流而下,拐过几道弯,趟过几十里水路,登上几百级青石板台阶,穿过衡山县城的四牌楼、电影院、百货大楼、县委招待所,人民广场便到了。

人民广场平整空旷,东边矗立着一道石门,分正门与侧门,全部由花岗岩条石砌成,正门上方的石板上,刻着“人民广场”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听说广场前面过去有一座文庙,里面供奉着孔老夫子等圣人,重教从文,一直是衡山人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后,这所文庙被改为衡山县委办公大楼,从这里进进出出的不仅有“文武百官”,还有不少“平民百姓”。

人民广场占地20余亩,在时间的磨砺中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纯真。对面的大戏台见证了不少刀光剑影、历史风云,沧桑岁月的年轮、民族智慧的印迹和民众聚会的身影似乎都烙在这平静的广场之上。1923年9月,衡山县成立岳北农工会,一时间,“拳头举起打倒贪官土劣,团结友爱同谋幸福自由”、“讲自由从牺牲着手,谋解放须热血换来”等大红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召唤着世代受苦难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到农工会的旗帜下。当年,参加岳北农工会的人数之众,声势之大,革命之深入,为中华农民运动之“先声”。中共中央领导人邓中夏曾三次撰文,指出岳北农民“揭竿而起,挺身而斗,痛快淋漓地把潜在的革命性倾泻出来。这种壮烈的举动,比较香港海员和京汉铁路的罢工,并无逊色”。1927年1月22日,毛泽东来衡山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在这里发表了“农民运动好得很”的精彩演讲。他说,没有农民运动,便没有革命。岳北农民敢于在军阀赵恒惕肚中大舞金箍棒,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长了农民群众的志气。中国有五岳,首先点燃起农民革命火焰的是南岳衡山,要把这革命之火燃遍五岳……

人民广场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是老百姓喜怒哀乐的“大本营”,是社会进步的“航标灯”,是全县人民的政治舞台。站在人民广场前,衡山发生的一个个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过眼烟云在这里激情上演……

1927年2月21日至23日,衡山上万农民在这里集会,公祭“岳北四烈士”,会场上,悬挂着赵炳炎、周德二、廖芳炳、李芋邕烈士遗像和李芋邕的自挽联“六四岁身首分离,是奇害奇冤奇诬奇诈,只有向阎罗一诉;百余里灵魂归去,愿我妻我子我媳我孙,都要报戴天之仇。”全县各区乡农会、各界人士送的花圈从广场一直摆到四牌楼。不少群众摩拳擦掌,慷慨激昂,逼着伪县长陈阜源“披麻戴孝”,要求“杀掉赵桂荪,祭奠四烈士”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随后经湖南省特别法庭“严加研酌,将赵犯判处死刑,绑赴浏阳门外枪决”。《湖南民报》刊登了这一消息,衡山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爱国青年从这里宣誓奔赴延安,投身抗日前线。1938年4月6日,抗战名将罗芳珪为国捐躯,家乡人民在“人民广场”隆重悼念抗日英烈。罗芳珪灵前,摆放着国共两党要员周恩来、蒋介石、林森等的挽联、挽词。“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善战久知名,讵翼娇氛摧猛士;临危能受命,好将浩气振忠魂!”……追悼会上,许多人一边流泪一边唱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会场增添了悲壮气氛,化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如火如荼,农村抗战、抗税、抗征兵活动风起云涌……

1949年10月6日上午,衡山县城宣布解放,全县数万群众上街游行庆祝,不少人敲锣打鼓来到这里载歌载舞,燃放鞭炮,欢庆翻身得解放。随后,全县大批土改干部从这里出发,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新的一页,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真正翻身作了主人。

1956年11月的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回到衡山,路过人民广场时,他指着戏台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当年办农会时,全县数这里最热闹,时常把土豪劣绅拉到这个戏台上开批斗会,一个个吓得像打摆子。”

1976年10月22日,衡山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欢庆“打倒四人帮”。

1978年12月18日,衡山人民在这里集会,热烈庆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人民广场像一张老唱片,浓缩了衡山不少气势恢宏叱咤风云的英雄史话;又像一幅历史浮雕,镌刻着先辈们万众一心前仆后继的身影与气韵。被誉为“一代女魂”的同盟会会员唐群英,辛亥革命先驱刘揆一、刘道一,农运领袖刘东轩、谢怀德,红军将领李实行、王光泽,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均是从这里出发,以满腔热血完成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如层峦叠翠的南岳衡山群峰,永远巍然屹立在老百姓的心中。我猛然感到:人民广场是有血肉和灵魂的。这是中华英烈赋予的血肉,这是中国复兴铸就的灵魂,是民族腾飞凝聚的希望……

湘水滔滔,广场千秋。这里所映照的何尝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一段历史、一段心路历程?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