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厢厦房

作者: 张伟安2017年07月24日来源: 西安日报生活散文

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板凳不坐蹲起来,帕帕头上戴,姑娘不对外,房子半边盖,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其中的一怪:房子半边盖,曾经是我们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传统的房屋一般都是“人”字形结构,或砖瓦房或茅草屋,皆两坡流水,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也叫上房。前些年,大部分房子是人字的一撇,半边盖,叫厢厦房。这种房子的间口都不大,入深浅,不过丈,盖起来省时省工省钱,在弟兄们多、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只要多扎几个隔墙就能多出几间厢房,这是半边盖“怪”房子的优势。房子为啥只盖一半?主要原因还是家庭贫穷。土木结构的房屋,泥土不掏钱,可就地取材;这种房屋用木料不多,庄前屋后的木就基本够用了。

那些年,给娃介绍媳妇,先要看家里弟兄们多少,弟兄越多越难找,穷些的家庭,一家几个光棍。邻居月娥姨想抓个女儿,结果第三胎又生了个小子,无奈给老三取个乳名就叫锅头,昭示又要另起炉灶的男丁。另外要看家里的房子多少,房子越多,说明家里的经济状况越好,娶媳妇就容易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高中毕业时,家里经济已经好转。我家进门立一道叫“照壁”的墙,母亲迷信,为避邪,在中间挂一块镜子。左右两边是厢厦房,对厦六间。大门里搭几张石棉瓦,护着大门。有的人在前边盖一溜房子,叫倒座。二门前用牛毛毡搭着,两边接在屋檐下,护着二门不被雨淋。有的人把厢厦房盖在后墙上,叫结背子。屋子四周沿屋檐落水的位置,用破旧砖块垒一圈房檐台。遇到下雨天,房檐下来的雨水集中到院中间,再从前门水道排出,流进大门外的小菜园子。房檐水流进院里,为“聚财”,即“肥水不流他人田么!”这是人们的传统观念。

厢厦房盖起来实际不是件简单事,外墙是用圪垯锤子一板一板打上去的土墙,墙的基础有一米宽,越往上越小,在土墙上砌五六层胡基(土坯),用麦秸泥一平一插垒上去,叫背子墙。一般有邻家的共用一墙,到后辈手里,邻居的矛盾大多因界墙而起。檐墙在院内,比背子墙矮二米左右,墙里有根支撑屋架的木柱子,比屋顶的椽能粗一些,叫暗柱,人常说立木顶千斤说的就是这个理。到后来凭关系能买到砖头的人家,用蓝砖挂白灰,加在檐墙中间,既好看又实用。硷角砖多少,也能看出家境的好坏。一般家庭二三层,富裕的家庭也就六七层。

厢厦房主体起来后就要立木。立木房,要提前请当地的把式木匠做屋架。屋架特别重要,做不好,不是檩短就是屋架坡度不够。立木房是件大事,乡党再忙都要挤时间去帮忙抬屋架,上檩条贯椽。房主要提前结些红纸,请村上的文化人写几个字:“姜太公在此上梁大吉大利!”贴在檩条上,大门两侧要贴对联,像过盛事一样。木料上了房,燃放花炮以示吉庆。

厢厦房最早用蓝小瓦,椽上边铺层用芦苇打的簿子,再坐泥。等泥干了,再一边上泥一边从檐口自下而上的瓦。好瓦匠瓦出的房檐口端端正正恰似一条直线,房顶平平展展,下雨绝不会出现渗漏现象。

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富裕起来,家乡的厢厦房从人们的视线里逐渐淡出。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平房,盖起了简洁大方的小洋楼。每当提起厢厦房,上年纪的人都耿耿于怀,留恋厢厦房的冬暖夏凉,住着舒坦的日子。我想这些话不无道理,或许是对土地的感情,或许是对民间土木工匠们的思念,总之,那淳朴的民风,浓厚的乡情,承载着家乡能工巧匠传统的技艺,散发着黄土地亲切的味道。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