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浪的风景

作者: 赵丰2017年07月26日来源: 西安日报原创散文

在亚历山大帝国统治时期的希腊,有一个思想流派,叫皮浪派,因其精神领袖皮浪而得名。关于皮浪,最具典型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茫茫的大海上,皮浪和弟子们一起扬帆远行时,途中突遇风暴,船即将倾覆。船上的人惊慌失措,有的找救生衣,有的拼命往救生船上挤,有的跳入海里逃命——一幅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景象。此刻,唯有一头猪若无其事地在船角悠闲进食。皮浪感叹着,猪活得比人快乐。死到临头,它还能享受美食。

猪的风景,这是一个有悖常人理念的命题。其实在中国文化里,猪也扮演着吉祥的角色,如《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甲骨文里,猪的造型是“豕”。“家”,宝盖头下是“豕”。说明在古代国人的心目中,无猪是不成家的。旧时讨老婆,娶媳妇,家中养猪的多少,是爱情的重要砝码之一。猪多,家境自然富裕。另外,汉字的“冢”,其意是坟墓,按照象形文字来按图索骥是这样的:无猪者,是不能安心离开人世,或是难以成冢的。

哲学家皮浪那里,猪是一个超然智者的形象,很有大智若愚的风度。皮浪的感慨,实际上是劝诫人们无论遇见什么事情都不要动心。

“不动心”的境界,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它不是让人们去逃避,与外世隔绝,而是经过修炼达到无执。无执,即不执着、不拘泥。

如此看来,皮浪主义的真谛,和中国传统哲学、宗教精神竟然如出一辙。无论中西方,哲人们总是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景。就拿皮浪来说,历史上流传着他的不少轶事。他喜欢在车马迎面而来的道路上行走,走着走着,忽然对着一堵墙冲了过去。他和几个朋友在大街上散步,朋友说:“皮浪!前面跑过来一辆马车,你说说看,到底客观上有没有马车,人能否正确认识马车的存在?”他回答道:“这个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因为我们人不可能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甚至不能说事物是否真的存在。”朋友反驳说:“既然你不承认马车的存在,你敢不敢躺在马车底下,让它从你身上轧过?”他说了一声敢,一个箭步冲到马车前,躺在地上。车夫见此情景大惊失色,立即拉住车闸。

皮浪说:明白了真相的人会发现真相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如果真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那么沉默就是最好的方式。如此的阐述,与老子《道德经》开篇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出一辙。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皮浪的出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65或360年,而老子出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如此的相近,让我产生了遐想。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在世界的两个半球分别站着两个思想的巨人,用类似的句子让人类反思、醒悟。假设——只能是假设,两位巨人面对面进行对话,那无疑会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个重要时刻。

哲人的作为,也许只有哲人理解。据说,有一次皮浪的老师阿那克萨库跌入了泥潭,皮浪视而不见,绕过泥潭。别人都在谴责他,而阿那克萨库则赞扬弟子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看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如果抛开是与非、善与恶的评判标准,皮浪以及他的老师为我们构建出了一幅怎样的人生风景呢?

不知不觉,窗外显出了黎明的曙光。现在的我,已经很少有什么人、什么事情让我熬个通宵了。但皮浪做到了。整个晚上,他宛如一幅我欣赏不够的风景画。那画面无限广大,境界无比深邃,甚至每个线条都让我琢磨半天。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