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最后的乡村

作者: 终南散人2017年07月31日来源: 西安日报原创散文

车船变快了,距离就变短了,以至连地球都突然小得被唤作“村”。至于国内的不同城市间,则更像是家中的客厅与卧室,或者是厨房与阳台。一时间,沿海的和内地的,南国的与北疆的,东部的与西部的大城市,建筑物长得是越来越像,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千城一面,毫无特色,虽遭诟病,惜哉晚矣,终成定局!

大城市已然成了这样子,想要从根本上扭转变化,除非等到又一次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到来!

所以现在人们出游,更愿去人迹罕至的自然风景区,偏僻的乡村。不是愿意多跑路,与腿杠劲,也不是图油便宜,而是在大城市跟前,乡村正在一个个消失,或沦为毫无特色早晚也得消亡的城中村!只有跑远些,才可寻找到梦中的情景:绿遮掩下,卵石铺小路,青瓦覆屋顶;炊烟袅袅中,柴门狗佯卧,鸡鸣牛舐犊。村外一湾小河,鱼欢蟹横。两岸马兰飘香,蚱跳蝶舞;更有那遍地的谷垂麦黄瓜吊稻花扬……独特的风景、风情、风韵、风味,游人不饮已醉。

这般感慨,源自于近日呼一班朋友,驱车百余里,到同事小俊的家乡铜川市耀州区家中喝茶后,在参观了一个叫移村的窑洞后生发的。

窑洞,渭北广大地区最为常见的旧民居,现在大多都已被废弃坍塌,但移村却将此重新打造包装,废物利用,尽显地方特色文化,准备用作旅游项目和景点,一动工,一片叫好点赞。正在施工,游人就已络绎不绝,看来前景必定一片光明,前程也一定锦绣美好

又是马后炮、后悔药:前几年,同是关中道的周至、户县、蓝田、长安,随处可见窑洞,石墙石屋,青瓦四合院,大开间上门板的门面房……现在都到哪去了?

城市太大了,没办法改了,乡村消逝得太快了,若再不抓紧最后的抢救挽回,恐怕我们就真的没机会了。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不是空的,它是体现附载在各种实物和非实物上的,失去了实物,就显得异常单薄空洞乏力。增强文化自信更不是一句靠喊靠写就能增强的口号,它首先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务之急就是赶快抢救保护即将消失的村庄!就像移村。唯其如此,才能给后人留下些遗产,才好意思去见祖先!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