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棕叶扇

作者: 陈绪伟2017年09月22日来源: 安康日报社情感散文

“棕叶扇,扇儿光,扇儿扇风好凉爽。扇儿摇,蚊子跑,孩儿睡觉蚊不咬……”孩童的夏天,就是棕叶扇的季节。那时候的棕叶扇,是普遍的纳凉工具,大人小孩,人手一把,轻轻地摇,凉风习习,好不惬意。

父亲在课堂上讲,棕叶扇是棕榈(俗称棕树)上的棕叶制成。棕树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是亚热带植物,分布生长在秦岭以南地区,不仅叶可制扇,根还可入药。还讲扇子最早称“翣”,在中国约有三千多年历史,据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扇子起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早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上就用来遮蔽风尘,叫“障扇”;后来封建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以显示其威风。到了汉代以后,扇子的种类增多,有纸扇、鹅毛扇、木扇、篾扇、芭蕉扇、棕叶扇、还有玳瑁扇等,就普遍用来取凉了。再后来,扇子不仅成为驱热纳凉的好帮手,其形式也从日用品演变为艺术品。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

坐在母亲身边,常听她讲编扇子的知识。棕叶扇分为硬扇和柔扇两种。硬扇也叫蒲扇,先从棕树上将稍老点的棕叶割回来,用开水一烫,晾晒干,再拿剪刀剪成圆形,周边镶上布条,用针线缝合,便是一把扇子,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但不耐用。蒲扇用料又分两种:陕南一带用棕叶,而两广云南一带用蒲葵叶做扇,俗称蒲扇,又叫“葵扇”。柔扇才叫棕叶扇,靠编织而成,制作精细,工序繁杂,但美观大方且柔韧耐用,一般可用上四五年,受众偏爱。

做柔扇的棕叶,需经过采、煮、漂、晒,才能变成白嫩柔韧的扇用叶子。棕叶的采集,是采棕树顶端未开叶的一尺来长的嫩棕芯。母亲说:棕树在炎热时节的四至九月才长新叶子,二十多天长一片,一棵树一年最多采六七片叶子,一般是“一片棕叶一把扇”。采下嫩棕芯后,用大锅烧开水煮,煮上四五分钟,杀去病虫菌,又让叶子成熟变柔韧。漂洗棕叶的事,我喜欢帮母亲做。把煮好的棕叶收拢,找一根绳子从中间穿起来捆紧,架在木棒两头,挑到梁坡下的小河里去漂洗。叶子的青绿色在水里散发出淡香味,招来一些小鱼、小虾和小螃蟹,在棕叶间游来穿去。这时,我总爱故意扯一扯棕叶,嬉戏它们一番,惹得它们东躲西窜,还爱把双脚伸进凉悠悠的水里,是那样的开心有趣。漂洗好棕叶,挑回去后,母亲就放在太阳下的竹帘上晒,气温越高越好,连续日晒夜露四五天,直到叶片渐渐变白、干爽,才算扇叶准备就绪。

在乡下,编扇子又叫打扇子,是很有讲究的。分为匀破棕叶,精打扇心,密镶扇边,紧收扇口,缠插扇把这几个步骤。

母亲心灵手巧,打得一手好扇。匀破棕叶时,见她先将叶片背筋全部剔除,再按扇面大小确定扇料宽窄,且将每一把扇料叶留下一半作经,撕下一半作纬,还能将一片棕叶撕出两三把扇料来。打扇心更认真,她依据棕芯的长短,确定编制不同尺寸的扇子。然后坐在小板凳上,把身子俯下来,面前斜支一块四方木板,两只手将经叶左右分股、中心压扣,再将纬叶插进其间,经纬交错而不停穿梭,脚踩实在,手劲均匀,说这样编制出的扇子才紧密适度,纹路清晰,而且柔韧精致。做好一把毛扇后,最见功夫的是密镶扇边,而母亲不仅把扇的两边缘编成辫子形状,还将叶尖巧妙地与扇纹压扣。紧收扇口时,母亲能赋予扇子一定的形状,不留扇尖,成圆形扇;留一个扇尖,成阔叶形扇;把扇尖稍稍一偏,就成一个桃形状的扇子了。最后是缠插扇把,母亲说这道工序也马虎不得。先将竹签头部削成扁而尖状,再穿插入扇子正中心纬叶的2/3处,撑直扇面硬度,扇尖的柔度就能扇出大风力。而留出一把长的圆形竹签尾部作为扇柄,在柄周围用棕叶编织成交叉形花纹状,直至扇子的下缘,并将叶尖巧妙地与扇子串联镶嵌牢固,这样的一把棕叶扇,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

过去在用扇子纳凉,还俗吟出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歌谣。如:“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还有“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若是来借扇,你热我也热。”还有诗曰:“身子一晃风就生,驱蚊消暑又降温。待到九月秋风起,身居旮旯无怨声。”这就是人们对扇子功用的生动描写,也是诙谐幽默的乡音。

现在,人们降温消暑主要是靠电扇和空调,而我,还保存着母亲的那把棕叶扇。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