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峡古道

2017年10月19日来源: 南阳日报原创散文

这确是一条古道。从春秋时期,人们便在道上往来,一直在走,走到清,走到民国,走到现在。

这条古道并不出眼,一般读史的人都无心专门留意,只记得当年刘邦起义,率义军入秦,走的时候是张良们从行。按刘邦的意见,过就过去了,走道儿嘛,先入秦者为主,就走这条路。但张良心思很细,他告诉刘邦,从南阳向西便是武关,从武关入秦确实合算;但西峡道的东端便是南阳,南阳不是个好坚守的地方。万一汉军穿过之后,南阳驻军发生哗变甚至被乱军攻占,我军即成腹背受敌、前后夹攻的颓势,应该把南阳驻军全部换掉,换成我们汉家的心腹来防守,才能确保主力无恙。刘邦立即照张良的做法处置了军务……我们从史书上看到的,也就如此而已。

这块地方古时叫“商於之地”,我十三岁初到南阳便知道了他的古名。那时西峡有个老乔,叫乔典运,是南阳老乡皆知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已进入电影界,为民众所喜爱。他的小说都不长,是南阳的短篇王,什么《满票》、《村魂》诸如此类,在南阳民众中,提起“老乔”、“乔老爷”没人不知道的。他就住在西峡,我当时在南阳市委宣传部工作。我弄“红学”,他弄小说,有时偶尔开会相逢,认识了熟悉了,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有一次他和我谈起西峡,说这里离楚国原来的古都很近,是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我对他讲,如果只是古都,南阳称申吕之国,还应该有两个都城才对。西峡与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政治起落起过重要作用呢——当年楚国与齐国结成联盟对付秦国,秦宰相苏秦为拆散这联盟,对楚平王说:只要你们楚国停止与齐国联盟,我愿将商於之地六百里转赠楚国!结果楚王不听屈原忠告单方撕毁了合约,楚平王贪图商於之地找到张仪,要求张兑现诺言,张又一改口风说:商於六百里是秦国百战之余换来的国土,岂能给你们楚国?我说的是我自己的封地六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仪欺楚”。屈原也因此事被黜流放,自沉,才有了“五月端午”这回事儿。

商於之地既是秦国的,西峡自然就是秦国领土。这里西向便是武关商洛,向东则进入中原,战略位置重要。兵家必争之地嘛,自然就穷一点,可这里背负着的厚重历史使这里的文化和文学创作一直起着领头的作用,由乔典运率先而起的几位作家是南阳作家群的先导、先河。由此蔓延开来,周同宾、秦俊、王遂河、廖华歌、马本德、王俊义、曾臻、王桂芳忽忽悠悠一大群作家。有的至今仍是南阳创作界的核心。

其实,连我也是其中一员。由于与老乔做朋友,才萌生写作念想,继而开始创作生涯。廖华歌现在是南阳市文联主席,她就是当年从西峡太平镇走出来的小村姑。西峡的文风至今仍在原上燃烧。

但西峡原来的路还是太难走了。且不说步行,就算坐汽车走国道,由南阳而镇平,由镇平再内乡,还要经过一段淅川地面才得到达西峡。我头一次去,路上目不暇接都是景 致,西峡却走来走去还未到,有一种去郑州那样的遥远感。但想到廖华歌、王桂芳作为深山姑娘,靠向南阳送稿件,然后回去写稿件,一步一步走出西峡,这是何等的韧劲,是多大的动力。西峡古道如单单是“古道”而已,有这么多的谈头吗?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