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没有洞

作者: 林金炎2018年02月02日来源: 潮州日报原创散文

我独自来到福建永安的桃源洞。永安的桃源洞闻名遐迩,让人遐思万千:这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是否有渊源,哪怕是蛛丝马迹的牵强附会,或者的藕断丝连的断章取义,对我都有很大的诱惑力。当地人戏言:到永安不到桃源洞,枉费走一遭!

站在景区门口,心潮波涛滚滚,无限澎湃。桃源洞,我来了,只身一人,却不缺乏诗意和憧憬。清风徐来,水波荡漾,拂醉一溪碧绿。一大片悬崖峭壁汹涌扑来,灰白色的峭壁上写着四个红字“桃源洞口”。溪岸杂丛生,竹林居多,青翠的竹林在冬天来了的时候,也不忘呐喊几声,刷刷春天的存在感。我左顾右盼,除了看到红色的“洞口”字样外,却没发现真正的桃源洞口。

迈过锁洞桥,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在通天亭稍微歇息。倚靠在长木椅上,眼望峭壁,心中陡然产生敬畏感,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不知经受多少沧桑、多少风化;耳边传来风吹树木发出的飕飕风声,凝神闭目,若定若幻,慷慨地为心灵辟开一条澄澈、净化的时空隧道。我惊叹于悬崖峭壁上那些不知名儿的植物,它们执着地生存,在最贫瘠最险恶的石缝里随风起舞,恣意微笑

爬一线天时,来了个小插曲。一个中年大叔从洞口不远处下来,他半蹲着身子,手扶着山壁,颤颤巍巍的。我问,大哥,怎不挑战一下吉尼斯纪录呢?因为这里的“一线天”是世界吉尼斯纪录立项的。他说,我有些许的恐高症,不玩了。我愣了一下,我不也是有些许的恐高症吗?我忙着往后退。怎能退缩呢?这么快就忘了来时的豪言壮语?不行啊!好奇心战胜了我的恐惧感。也许,这点“高”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其实,我爬上去的惨状跟他爬下来如出一辙。脚有些抖动,抑或风大所致。我狠抓石阶,弓身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石阶,因为路在脚下,终于站到了“一线天”入口处。我挺直身板,向山下的游者挥手致意,转身要走,却险些撞到脸。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一线天与徐霞客的大名粘在一起的。当年,徐霞客到这里一游,写道:“上辟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我也想光明正大地走过去,可我们只能侧身而过,别无他法。我小心翼翼地侧着身,昂首挺胸,像螃蟹一样横行着,却亦步亦趋。120米长的“一线天”还真有点让累人啊,脚开始不听使唤,身子也摇晃起来,两边的石壁把我推来搡去。我真想半途而废,走回头路。此时,有一个声音在呼喊着,循着石缝钻进来。我很感动,那声音就像一股力量,鼓励着我继续侧身而过,“横行霸道”,尽管白色T恤染满青苔壁灰。在一稍微宽敞点的地方,见有两老者,应该过耄耋之年,他们在喘气,却不断地拍摄着,我向他们伸出大拇指。我的脚一直在颤抖着,可我,为了捍卫一个接近不惑之年的青年人的尊严,仍然笑着奋勇赶超,大步流星,又险些撞上石壁,身后却飘起了赞许声,年轻人就是不一样!

山间石径,欢乐和酸痛并存着。

望象台上,我盘起脚坐着,神情悠闲自在。山下美景疯狂扑面而来,绿水绕山,山水一色,碧绿与青翠友好地融合在一起。远方,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这块大石头上,承载着游者挑战吉尼斯纪录后愉悦的心情,以及欣赏美景从心中荡漾出来的无限诗情画意。

此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桃花在哪?桃源洞在哪?

问一本地人,答:一线天就是洞啊!桃花在哪呢?冬天哪有什么桃花啊!冬天是没有桃花的,想想也是。可是,对桃源洞就在一线天的回答,却不甚满意。下山路上,继续寻根问底,景区船夫告诉我,桃源根本没有洞!我睁大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及 至山下,才看到景区介绍,至此,才明白,这里的桃源洞跟陶渊明及《桃花源记》是没有关系的。当年徐霞客到此一游并撰文而使之天下闻名。

我还不甘罢休,应该有桃源洞的,不然,为何如此命名呢?我要继续寻找心中的桃源洞,于是,我又踏上另一条曲径,看能否通幽,通向桃源洞呢!时近中午,又独自一个人,在通往百丈岩的小径上。缘溪行,翠竹茂密,水声潺潺,叮咚作响,虫鸣鸟叫,绿意盎然。行至30分钟,未见人影,心中窃喜,以为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几分相似。见有野香蕉树,心中竟有些感动,在这空旷山间,还能沾些人间气息。脚步越来越拖沓,头皮开始发麻。近一个钟头,却未逢一人,心中的恐慌感战胜了我的好奇心。山间林里的寒气阵阵袭来。我毅然决意回头,可能,再坚持二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心中的美好理想就在眼前,但,茫然的无措感以及心中的荒漠让我回撤了。

寻洞无果,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也许,我们所追求的、执着的美好东西,原来就是那么的飘渺虚无,更有如空中楼阁,若即若现,若明若灭。也许,世间就根本没有什么桃花源,更没有什么桃花源洞,那只是陶先生一时兴起杜撰罢了。要不然,陶先生“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未果”。这样想来,心中豁然开朗起来,我倒敬佩当初命此名者,“桃源洞”而不作“桃花源洞”,是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划清界限;桃源却没有洞,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人生在世,何必执着于虚无,何必追根究底,与其迷恋那些半真半假、虚幻飘渺的结果,何不享受生命的过程,享受旅途的愉悦,生命的本质在于过程,美好的东西永远在路上!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