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就是舞台

    常去一家巷间家庭小饭馆,原因很简单:欣赏老板娘那娴雅的文艺气质。年近五十,淡然干练,悠然自得;出自她手的工笔国画、行草书法作品线条流畅、着色素雅、极具力道,悬挂...

  • 毕加索赠予的时光

    记得三毛有篇文章叫做《素人渔夫》,里面写道:过去巴黎有群人,平日上班做事,星期天才画画,他们叫自己素人画家。 热爱美术很多年,从没有画过油画始终是我内心的一件憾...

  • 大味至淡

    当美食日渐成为一种文化,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最能显见于口腹之道。我总是在想,在美食当道、纵横舌尖的今天,真正能令人念念不忘、回味不止的菜品,究竟有几个? 曾...

  • 小坐

    小坐,随便坐坐,稍坐片刻,听来便格外喜欢。清丽、舒缓、闲逸、素静,一切娴雅优美的语汇,皆可与之匹配。的确,生活中,有些时光,真的就是用来小坐的。 小坐,常因茶而...

  • 又见樱桃红满市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孟夏雨水染绿了芭蕉,殷红的樱桃就上市了。这是初夏里最鲜美的水果了。爱樱桃,不仅仅爱它的滋味鲜美,更爱它玲珑美玉般的外形。 我...

  • 又尝槐花鲜

    四月底五月初,关中平原及秦岭、北原沿山的院前屋后,高耸伟岸的槐树便绽开一簇簇洁白如玉,芳香四溢的洋槐花。农家餐桌上也就有了儿时年年垂涎的槐花麦饭,每每此刻亦会去...

  • 在太仓吃面

    民以食为天。食在中国,绝不仅仅是充饥求饱以获生存,已演化为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特性。南方的米北方的面,作物生长的不同,让南北方有着不同的食肴。而交通的发达、物流的...

  • 一碗旗花面

    高中毕业那年,我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邻居忠旗哥过来说,让我和他去咸阳窑店干钻探。走的那天,同伴们自行车后都捆扎好了腊木探杆和被褥,唯独我因为家里没有自行车干着急。...

  • 羊肉泡 一份浓浓的乡情

    凡是地道的西安人,几乎没有不爱羊肉泡的。我是老西安,自小跟着爷爷吃羊肉泡,算来已有近70年了。50岁那年到广州工作,虽说广州美食享誉华夏,仍念念不忘家乡的羊肉泡。 ...

  • 曲连馍

    在关中农村一些地方,有做、送曲连馍的民俗。 曲连馍是舅家送给外甥的一种圆环形的馍,馍面上有各种寓意吉祥美好的花纹和图案。外甥满月女儿必须在娘家立窝窝,临别时舅家...

  • 祛暑“神仙粉”

    每到暑天,乡下的母亲就会将做好的神仙粉送来。 神仙粉是故乡特有的小吃,它是用秦岭山里一种叫糜糜梢的树木叶子,精熬烹制的。每年初夏时节,一大早,母亲就和村里人结伴...

  • 玉米糁糁浆水菜

    小时候,随父母在农村,一年四季毎天两顿饭,几乎顿顿离不开玉米糁糁浆水菜。 家里种着几亩薄田,一年两料,夏季小麦亩产百儿八十斤,除过交公粮所剩无几,秋收的玉米成为...

  • 梆子声声豆腐香

    近日,回山东老家探亲。一天清晨,我刚从睡梦中醒来,便听到门外有梆、梆、梆梆、梆、梆的声音,那声音熟悉、亲切,却又感觉格外遥远,细细听来,清脆悦耳,格外动听。 娘...

  • 滋卷

    滋卷,是近年来已被引入宴席的陕西民间美食。 滋卷是种似菜似饭、亦菜亦饭的食物。和面揉匀揉光再擀薄之后,卷入各色菜馅、肉馅。陕西当地最常见的滋卷内馅以韭菜、鸡蛋、...

  • 读书是生活

    今年春节,我是在深圳度过的,半个月里,我没有接触一个深圳的作家,而是和搞企业的年轻人交谈了好几次。这些70后或80后的老板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

  • 商州甜酒

    在外闯荡了几十年,到过不少地方,也喝过各地风味各异的醪糟、稠酒,但一提起我们商州老家的甜酒,总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过去,只有那些富裕人家,才用糯米做甜酒,...

  • 家乡厢厦房

    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板凳不坐蹲起来,帕帕头上戴,姑娘不对外,房子半边盖,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其中的一怪:房子半边盖,曾经是我们家...

  • 浆盐菜

    浆盐菜是城步苗乡各类宴席中最普通、又不可缺失的汤菜,俗称浆盐菜汤。它酸、甜、香适度,因是酒席上最后一道汤菜,故民间又称为洗口汤。这种人见人爱的浆盐菜食材很普通,...

  • 春夜照泥鳅

    在武冈老家湾头桥一带有着春夜照泥鳅的传统。清明节前后,正是春耕时节,蛰伏了一冬的泥鳅开始慢慢复苏。早稻秧苗育下之后,天气逐渐变暖,每到暖和的夜晚,青蛙开始呱呱的...

  • 妈妈的“无龄感”生活

    妈妈买了一条大红色的长裙子,第二天便穿出去跳舞了。我笑着跟老公说,搞这么时尚,我都有压力了。老公忙为她辩解,说妈这些年不容易,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当然会想办法弥补...

  • 小尖坡

    小尖坡小小的个儿,几头并立,头顶尖尖的,像手掌的三两个指头树在那里,挺立着,一副挺精神、傲然屹立的样子。 小尖坡的山脚是消洞弯,朝着黄家大堡堡和小堡堡。小尖坡主...

  • 初逢羊肚菇

    一如异秉者会交异相,奇珍异果生聚之地,亦必有灵荫慧土护应,神奇。 我在南窖乡见识的羊肚菇就是这样。 南窖乡在北京西部的纵深山地,属太行山脉广袤大山里的一部分。山高...

  • 京西老马肉

    咱不卖关子,此老马肉非你意识中的老马肉,它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根茎,民间称老马肉。 在中草药典籍中,它正名儿叫沙参。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江苏一带,都有...

  • 油茶飘香润新年

    在我的老家贵州,过年的时候,肯定少不了一样美食苞谷油茶。苞谷油茶只能在两个时段里吃到:一个是婚宴作为饭前点心;一个是过年,家家必备食物。 苞谷油茶的做法并不复杂...

  • 生活幽默点好

    幽默,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发挥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幽默有助于人们坚持理想信念。我国着名的文化名人周有光,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造反派不准他带...

  • 假若你们也住杂房

    我们小区有不少人将他们住房下面的杂房租了出去,其中有对老夫妇楼下的杂房就租给了一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夫妇。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早餐中餐都在外面吃,晚饭则自己做。他...

  • 葫芦架下的诗意人生

    我住的小区南面有几处空地,都被人们利用起来了。有人种了葡萄,有人种了丝瓜,一段时间以后,都结出了果实。在东南角的空地上,有邻居种了一架观赏葫芦,葫芦藤上有刚刚结...

  • 瓜棚豆架雨如丝

    瓜棚,豆架,是乡村最寻常的风景。 瓜棚是竹子和稻草搭成的,里面虽然放着竹床,但夜间从来不住人。乡间民风好,加上家家都种瓜,瓜是不用看的,瓜棚多半是用来躲雨的,更...

  • 忙里偷闲有滋味

    素日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忙,我先挂了!我忙,这周就不回家了!我忙落在人耳朵里,但觉此人日理万机,片刻也不得闲。当然,有些人的忙是真忙,但还有一些人的忙却...

  • 家有环保老妈

    老妈没什么文化,平时就喜欢看看电视做做家事,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没想到,最近她不知从哪里学了点环保知识,非要在家里实行环保改革,还自任命为家庭环保总监。 这天,...

  • 扯笋尝春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一般大家都喜欢去郊外赏花,可我婆婆却不以为然。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她来说,那些富有野趣的自然景观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可是,在春天里,有一件事却是她...

  • 一勺调料足矣

    前几年,白岩松推出一本书《幸福了吗》,其中谈到一个观点:要多做些没用的事。生活中,除了工作,还要晒晒太阳、看看闲书、练练书法、听听音乐等。大概是从那时候起,大家...

  • 咀嚼春天

    惊蛰前后,一场雷雨,终于惊醒了蛰伏的春。雨过天晴,走上原野,就会看见满山坡的地衣,在松软的土地上泛着玛瑙般的光泽。如果你是提着篮子有备而来,不消多大时程,就会有...

  • 地气

    四十多年前,盛夏的一个中午,炽烈的日头蒸烤着我,我骑着自行车赶路。路旁的柳枝蔫蔫的垂着头,田里的高粱与玉米的叶儿蜷缩着。呛人的焦土味儿侵蚀着我的嗅觉。汗水被烘干...

  • 正月柏灵香

    在我的故乡冀南一带,至今仍然流行着正月十六烤杂病的习俗。过去叫做烤柏灵火,它能祛病驱邪,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温暖和健康快乐的生活。 这一天,是新年里的第一次月圆,是...

  • 酸枣

    好多人都把酸枣比作玛瑙、比作珍珠,我却不。 这圆溜溜的小东西太普遍、太普通了。它不择地势、不择土壤,连小小的石缝都可钻出生它养它的圪针,或稍大点的酸枣树。 春天,...

  • 开在古诗里的荠菜花

    荠菜,又名护生草、地米菜、地地菜,它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因它初萌于严冬,繁茂于早春,是春的使者,遂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最...

  • 饥饿记忆

    再熬一个月就好了!杨琼花(渝东人对槐花的叫法)就开了。奶奶说这话时,深邃的眼神里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烁,却没有滑落。对于一个独立带大了三个儿女,又带大了三个孙子的...

  • 城市生活

    在一座玻璃大厦的一楼中厅,慢慢地聚拢起一群大人和孩子,他们神情欢快,共同等待一场游戏表演的开始。 大厦中厅为公用空间,阳光铺洒一地,形同阳光花园。 人群里走来一个...

  • 品诗话养生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养生之道,历代许多文人不仅才情横溢,对养生知识也颇有研究,很多养生之道就散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今天,我们品读这些养生诗词,既可以享受文化甘醴...

  • 担心是最差的礼物

    最近一次体检,先生的身体出现了三高苗头,我手里的这张化验单,证明了平时对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便趁机给他下了禁酒令。不料,前阵子朋友聚会,先生又借机豪饮。 回到家...

  • 桃花儿酱

    天气一冷,整个人都懒了。看窗外万木萧索,雾霾浓重,更少了出门的心。每天宅在家里,读点闲书,看会电视,桌椅不擦,地板不扫,啥都提不起精神。 一日,忽然接到好友敏儿...

  • 过小年儿

    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小年儿祭灶。过去,春节前的敬神祭祀,从这里开个头,就一路殷勤不断祭拜下去了。 灶王爷,在民间诸神里,是最好糊弄的一个爷。大概他跟百姓接触太密...

  • 正月十五雪打灯

    离开农村搬到县城住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激动,而是有些依依不舍。农村虽然简陋,但总感觉氤氲着温暖的气息,那种朴素、自然与单纯,总能生发出恬淡、从容和快乐。比如...

  • 植一米阳光于心中

    最近因琐事繁杂,情绪异常低落。我心烦意乱地翻着一本喜欢的杂志,忽然看到一篇标题是会走路的树的文章,好奇心促使我继续看下去。 文章讲的是美国哥斯达黎加国家森林公园...

  • 冬天的萝卜

    冬天的日子寂寞而又漫长,时间仿佛也被冻僵一样停滞不前,偶尔一两次,太阳象征性地露一下脸,可马上又像一个娇羞少女将自己隐藏起来了,任谁也找不到。 儿时的冬季,在我...

  • 打糍粑大PARTY

    糍粑是小时候家家必备的年货。糍粑圆圆的,象征丰收、团圆、吉祥。糍粑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干粮,也是赠送亲友的最佳礼品。在我的记忆中,做糍粑的乐趣远远大于吃。 每年打糍...

  • 做秋酱

    秋风一起,田野里的蔬果粮食好东西,一波波,陆续走上回家的路。我没田可种,但每年也会制造点小秋收的欢喜:半袋子山楂,是从山里采回来的;庭院小圃里的辣椒摘了摘,有小...

  • 煎灌掌

    一生中去过好多地方,各地特色的小吃数不胜数,品来品去,还是感觉沙河家乡特色小吃驴油煎荞麦面灌掌最有滋味。 驴油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荞麦是北方农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 吃饭配豆腐

    在外独食,或饭或面,再加几碟小菜,便觉奢华。就食店家有别,卖的小菜不尽相同,但豆腐,几乎是处处皆见。肉臊饭,炸豆腐;水饺十五粒,卤豆腐干;一笼汤包,皮蛋豆腐就拿...

  • 诗意与生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诚然,在这个竞争激烈、节奏急速的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挣扎在日复一日的辛劳和痛苦中,这样的生活似乎离诗意...

  • 幸福的机遇

    芳菲四月,县作协组织春季采风活动,我应邀前往。有幸走进太行深处的侯家庄乡云大沟村。 对于侯家庄乡,我是熟悉的,并且还倍感亲切,因为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在这里,在...

  • 萋萋菜

    有一种植物,它没有繁茂的枝叶,也不开娇媚的花朵,更不散发沁人的香气。它很矮小,瘦弱的躯干上长着五七片带刺的叶子,形象几近丑陋。但是无论你走到田埂地头,还是山坡沟...

  • 古诗词里的西瓜

    西瓜又称寒瓜,以清甜多汁、营养丰富着称,素有夏季瓜果之王的美誉。早在汉代时就传入我国,东汉刘祯有诗赞曰: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瓤。非常生动地描绘了...

  • 粗粮细作

    中国传统粮食为麦、稻、黍、豆、稷,俗称五谷。五谷没有包括玉米。玉米的故乡是拉丁美洲,16世纪才传入中国。可是它后来居上,早已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麦、稻一起三...

  • 晒伏酱

    看到一则古语,说,冬月酿酒,令人抱瓮暖之;又听说,陕地淋柿子醋,也在冬月,将大缸偎着火炉,让它自己取暖;我老家河北邢台的山村里,夏日入伏家家做面酱,不用人暖,也...

  • 秋来茭白嫩

    入秋,茭白上市,是一道时鲜的蔬菜。在我们这儿,茭白被叫作篙瓜,私自臆想,不知是不是其型似竹笋又似瓜般能生食之故。 在我生活的这个长江以北地区,种植茭白的人家不多...

  • 乡土吃食随想曲

    什么叫乡土吃食?原想叫美食,再一想,有点过分,何况有些东西并不怎么好吃,就是好吃的,也不一定够得上平常我们所说的美食。又曾想叫小吃,又再一想,有点片面,因为有些...

  • 大自然的小精灵

    近些天似乎很少闻到鸟鸣看到鸟影了,尤其是凄风冷雨天气。 今天上午散步,却惊喜地见到鸟影听到鸟鸣了。 夜里下了整整一宿的雨,淅淅沥沥的雨,缠缠绵绵的雨,冷冷凄凄的雨...

  • 北方迷人的白莱

    随着冬季的临近,小区的院里又拉来几车白菜,妻子喊着小女儿,抬了一大袋上楼来。妻子说白菜便宜,咱们多买点天天吃白菜。小女儿听后不满意了,说这白菜有什么好吃的,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