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断思

2012年07月22日人生感悟

几乎成了定律,每年这个时节人们谈论最多关注最多的除了高考就是中考,甚至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择校入学的攀比与竞争也成了话题之一,录取分数线就像一扇门,挤进去皆大欢喜,挡在外面心忧如焚,昨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在当前的中国,所谓教育就是把一百个孩子塑造成一个孩子的模样,十年育百年育人,十年后的树在自然界里经过风吹雨淋成长的千姿百态蔚然成林,百年后的人在应试教育中锤炼的千人一面难分你我,真不敢设想未来究竟哪边风景独好?

历史是一面明镜,可以反射出人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总觉得中国人从古到今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却从不缺乏对人生对未来完美高尚的理性认知,这是多么积极的入世态度呀,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文化,儒家学说大行其道,修齐治平几乎是每个朝代教人成材的必由之路,理论上看真的是无懈可击也不敢有多余妄想,然而前不久读一篇文章《曾国藩:用破一生心》,作者从人性的角度深刻分析了这位“中兴第一名臣”的风光人生,毕生追求“内圣外王”的曾国藩表面上实现了他的人生超越,既建非凡的功业,又做天地间之完人,然而在这高大完美的形象后面他又是如何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本真的人性往往是被扼杀在虚无而强烈的欲念中。

树立远大理想从古至今为所有莘莘学子求学的终极目标,我们每个人从入学伊始,在老师和家长的谆谆教导下大家都奔着各式各样的“家”而去,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等,如果有人天真地说自己想当一个农民或普通劳动者那一定会为人嗤笑甚至打击,事实上当我们步入社会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用一句时髦的话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有一位朋友,从小就好学上进,是老师和大人眼中的完美孩子,大学毕业后带着瑰丽的梦想去上海发展,十多年打拼下来如今也算事业有成,然而年近四十却连孩子也没有,三十岁以前不敢要,到现在更不能要,越往上走承担的责任越多越没有时间和精力,今年春节我们相聚,一向踌躇满志的她竟一脸落寞,当我们羡慕她的风光和洒脱时,她却用哀怨的口吻诉说她的孤独无奈,她眼角的泪花让我深深体味到隐藏在奢华人生后面的凄凉。

古希腊流传下来一个像童话一样脍炙人口的故事,亚历山大大帝巡游某地碰见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这位威严而谦虚的世界之王询问这位将古希腊犬儒派哲学修成正果的哲学家,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淡泊而骄傲的第欧根尼回答,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短短的几句对话为我们深刻揭示了一个最本质的道理,就生命而言,权利声名和财富相比阳光其实并非必需的。

我没有深刻了解过犬儒派哲学,更没有足够的信念去实践犬儒派哲学推崇的简朴生活原理,但相比喧嚣浮华地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冷静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了寂寞同时也享受了精神的自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